文|令狐伯光
姚晨《摇滚狂花》完结一段时间了,最近没有什么热门电视剧播出,隔壁一部都市剧《三悦有了新工作》口碑爆了,豆瓣评分8.4,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同时刚结束的飞天奖热依扎拿下最佳女主角,同样引爆了国内社交网络。
众所周知,现在国产大女主剧不计其数,暑期档的《玫瑰之战》算男强女强,其它像《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二十不惑2》《欢乐颂3》等等。现在国内小荧幕女性为主的电视剧泛滥,已经占据了电视剧题材的绝对地位,只剩下主旋律,警匪和军旅剧几个少数题材了。
但哪怕国产大女主剧非常泛滥,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观众吐槽不停,哪怕女性观众。
什么大女主都市剧,职场不接地气,悬浮,不是真正的大女主。什么偶像剧流量小鲜肉不行,再到女星都是萌妹和甜妹之类的,那么大女主剧为什么会泛滥呢?
大女主电视剧泛滥,百亿票房女演员却难现?为什么单独从女性担任绝对主演的电视剧能追溯到很早,比如早期的《武则天》《大明宫词》《还珠格格》等等。但那个时代女性担任绝对主角的作品还是相对弱势的,像历史剧《武则天》也只有一部,但是以男性主角为主的历史剧就一堆。
大女主剧开始崛起还是在2010年后,先是继承《还珠格格》以来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这类宫斗剧,后来延伸成继承女宫廷剧的《武媚娘传奇》《锦绣未央》这种大女主玛丽苏。
古偶从《仙剑》时期的男强女强,变成了2015年后《花千骨》《三生三世》等大女主仙侠神话剧,再到《欢乐颂》《都挺好》又开启都市女强,或者都市女惨的在女主都市剧风潮。
这当中还有一些其它女性为主的题材,加起来可以说占据国产剧半壁江山还多了。
为什么女性电视剧会占据主流呢?电影领域天然不捧人,一年可能都很难捧出几个新人。原因是电影需要实打实的花钱买票,同时中国电影迄今为止最大头都还靠票房,周边寥寥。这个主要观众是家庭,还有平时不进电影院消费的中老年观众。
并非单纯的青年男性女性观众,这个年轻女性打造的“流量经济”巅峰时期,像《小时代》系列,《诛仙》啥的虽然很稳但也才10亿左右。
首先,电视剧直到现在还不是强制付费的文化商品,哪怕是视频网站要会员也不是强制的,虽然消费体验不好,但名义上你确实可以看免费的。
这就导致女性观众数量很大,非常广泛,曾经饭圈女性观众可以,战斗力还很强,但是这几年因为大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退潮,不过“她经济”仍然是主流。
其次,“她经济”背后是2010年后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深入,都市女性数量越来越多,她们在进入城市化生活当中愿意为这种“都市时尚”消费。随着文娱资本看到《小时代》和2010年初一票女性作品的爆红,双方一拍即合。
女性消费者慢慢成为文化娱乐生产总值的主力军,自然成为电视剧的消费主力军。
最后是因为女性观众是主要消费者,所以她们的一些需求自然也会投射在电视剧里面。大女主都市剧反映的就“重男轻女原生家庭,工作生活女性弱势和男女婚恋幻想问题”三个。古偶,现言和耽改是贩卖霸道总裁、灰姑娘老一套,大女主古装剧换成了古代。
这些和2010年后城市化后,互联网,4G通信带来的流媒体,短视频发展变得多样化结合。男性观众喜欢看的电视剧自然就少了,但游戏、动漫、短视频、外国作品、小说和剧本杀等等分了太多精力,理论上流行文化处于多元的时代。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感觉现在全世界审美降级严重,同时明明女性观众为主,女性观众也在吐槽男星小鲜肉不如以前,新生代女明星不是萌妹就是甜妹之类的呢?
国产剧“审美倒退”严重?答案比你想象的还要简单这几年国产剧男性观众占比越来越低,都是女性观众为主了,像《如懿传》男性观众仅占19%,《香蜜沉沉烬如霜》男性观众只占11%,同类剧集《苍兰诀》《三十而已》都是女性观众为主。
男性观众爱看的嘛,相信我就是“黄暴污”,但国内限制多没有,于是被外国剧,游戏,动漫,还有短视频和各种圈子吸引走了。国产剧能拍得又火过的偏政治、盗墓探险、警匪悬疑、军旅战争和主旋律之类的。
这几年火过的剧的话,男性观众跟椰树直播美女一样很统一,比如《人民的名义》的胡静,《山海情》的热依扎,《大江大河》的童瑶。
《觉醒年代》则根本没啥美女,谈什么恋爱,干革命去。
男性观众喜欢看的电视剧越来越少,哪怕像《隐秘的角落》《开端》《猎罪图鉴》这种警匪悬疑剧,也是因为做到吸引女性观众才会那么火,《隐秘的角落》女性观众的比例都高达67%。
2010年后伴随历史剧的衰落,古装剧一直是大女主剧的天下,当时男频玄幻拍得不行,直到有点耽的《琅琊榜》开启权谋剧,后面有《天盛长歌》《鹤唳华亭》《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赘婿》等等。
虽然是男频小说改编的剧,但数据显示这种剧男女观众比例也较为均衡,女性观众的比例甚至还稍高点,为了照顾女性观众,为了正能量,或者说资本为了商业利益吧有倾斜。像《庆余年》《赘婿》等不能开后宫,但因为男频小说的底子女角色数量多,女性审美风格还算比较丰富吧。
至于女二,女三,或者女配角和女反派颜值高却不火的女演员就很多,她们反而因为外形和演技,角色的风格都更多变一些,相信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选择。
《长安十二时辰》这种情况也符合大女主都市剧,都市剧的背后是这十年中国城市化越来越深入,乡土、海外、保守、新潮、还有现实困境诞生的女性审美也算比较多元。毕竟现在女性大学毕业是基础,年轻女演员。
要么去演校园青春剧,要么演现代偶像剧,要么演都市生活剧里的后辈。
校园剧和都市生活剧还有不错的作品,一如年代剧,演员就不举例了。都市偶像剧因为国内太讲现实主义作品匮乏,另外绝对主流的是大女主都市剧,因为城市化加上涵盖老中青三代人,女性审美风格还是多变的。
比如《欢乐颂》重新开启的多女主都市剧,《三十而已》《爱很美味》《了不起的女孩》,哪怕是年轻女孩的《二十不惑》也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既然那么多都市生活剧,大女主剧的女演员风格还算多元。为什么大家都在吐槽什么审美降级,再到女演员都是萌妹,还有甜妹叱?
大女主剧越来越多,女演员却只剩下甜妹和萌妹?答案很简单演员是一份工作,工作的背后是资源,以前演员要出位大概有几种,一是本来有人脉关系直接能演主角,二是剧组全国挑选适合作品的演员,三是按部就班慢慢磨,逐步积累人脉资源,参演优秀作品慢慢出位。
前两种一般更多的是花旦,后者更多的是青衣(并不太绝对哈)。
以前的平台较为匮乏,大概就是杂志,电影,电视剧和广告,杂志和广告不提,互联网时代以前全世界的影视圈,先是政治正确没有那么严重,然后是也有各种圈子和潜规则之类的,但选人机制较为公平。
8090年代内地娱乐圈体量很小,当然当时不叫娱乐圈,2001年签署WTO后开始市场化,但当时拍剧主创还是会去全国挑选适合作品角色的演员,没有饭圈,没有撕番,跟唱片时代的音乐产业一样。
虽然是一些唱片精英化决定大众审美品味,但成熟的文化产业链能推出优秀的文化商品,以及文化人物。
这个换到演员身上也是一个道理,最终就形成从上到下的不同风格的演员组成。
什么意思呢?比如以前一部电视剧里,哪怕古装偶像剧像《仙剑》系列,像第一部男主角是制作人大胆启用了还是新人的胡歌,女主角觉得刘亦菲合适就用了,然后因为有台湾资本用了当时在台湾还火的安以轩。
其它配角像彭于晏,刘品言也是台湾省的新人,觉得适合也就用了。
这些再和当时不敷衍的制作,剧本,角色塑造结合。于是整剧贡献了女主刘亦菲,安以轩,再到配角刘品言,还有其它性格鲜明的配角,大家都露脸了一把,让观众记住了。
《仙剑3》和同时代群像类电视剧更是如此了,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公平一些。
现在的电视剧特别是偶像剧因为流量经济的原因,不但主角粉丝为了出位撕番,明星为了出位也会各种暗箱操作。同时为了自己能出位,导演编剧妥协把配角写得很差去衬托主角,加上制作粗制滥造,流量操作让大量德不配位的演员占据资源。
导致电视剧质量很差,角色和剧本全跟AI写的似的是流水线商品,所有的一切都不出彩。电视剧播出时背后运作,明星粉丝,观众和路人还在网络上撕得昏天暗地,最后除了一地鸡毛,关于电视剧什么都留不下。
这个演员自然还是靠作品和角色的,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不行了。
萌妹子国产剧电影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