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5岁的李小龙在参加美国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试镜时,留下一句名言:像水一样(Be Water)
水是没有实体的,意味着你无法抓住他,无法打它,伤害它,所以每个练功夫的人都努力做到这一点,像水一样柔软,灵活更改变自己适应对手。
如果非要让我在一众中国演员里找像“水一样”的男演员,在内地是游本昌,李雪健,王志文,陈道明,孙红雷,在香港是梁家辉,周润发。
而在台湾省只有两个——金士杰和张震。
金士杰老师,常年活跃在内地电影,经常露面,常看电影的关注,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或面熟。
可是,张震对大众是陌生的。
仔细想来,张震这个名字听过很多次,但是大部分的观众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名字对不上脸。
这也不怪观众。
张震这人,不在节目中露面,不参加综艺,即便参加综艺,都是为了去做电影宣传而低着头去的。所以不熟悉他或着说名字对不上脸很正常。
可为什么,我要提起一个大家不熟悉的男演员呢?因为,私以为,张震是中国最好的男演员,他的演技能适应各类不同的角色,他的饰演下的角色就像水一样无行,柔软,灵活,有力量。
但很遗憾的是,张震从影30年了,没有大火过,甚至到这几年,逐渐消失在内地娱乐圈,我觉得这很遗憾,也是电视圈和电影圈的悲哀。
我们错过了一个新的千面影帝。
张震的老爹是张国柱,著名男演员,张震生下来就是一个星二代,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缺。
唯独缺的是父爱。
张震的父亲平日里总是执迷于演戏,每天端着几页纸,手舞足蹈,自说自话,张震听不懂,也不理解,在成长的日子里,父亲并未陪伴在他身边。
最长一时间的陪伴,是父亲张国柱把他带去了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剧组,让他在向来严苛的台湾导演杨德昌下做了一名演员。
那会,张震只是一个14岁的小孩。14岁的小孩,又能懂什么表演呢?于是,杨德昌逼着他去表演。
杨德昌在片场是出了名的“暴君”,他对电影剧本和镜头的掌控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也不准修改。
有一次,张震在配音时配了800遍,情绪都不对,门外的杨德昌发飙,直接嘟嚷着—“张震!要不要和我出去单挑!”你能想象吗?华语电影著名导演,43岁的杨德昌,向14岁的张震下了“战书”。
这事传出去,要被笑话死。
可是杨德昌在片场就是如此的暴躁,这点跟周星驰一样,他们都是暴躁对电影有着几乎偏执的细节控,但是他们往往都是对事不对人,你做到好,他就笑嘻嘻表扬你,做得不好,他就要踢你屁股。
张震说,他在拍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九个月里,每天都过着小四的生活,习惯了,过着过着,就忘记了张震。张震从那以后就消失了。
直到后来遇见了王家卫。
王家卫跟杨德昌是两个极端。
杨德昌这人是“一个标点也不让改”
王家卫是“一个标点也没有”。
即便是千面影帝梁家辉和魅力男神梁朝伟也都说,跟王家卫拍戏最累了,没有剧本,也没有周期,
一部戏经常拍个4年5年,气氛到了就拍,拍个昏天黑地,没气氛了,就又停摆不拍。后来,好不容易拍完了吧,王家卫感觉不对,又要重新拍,重新拍完了吧,王家卫感觉又不对,又要重来...
张震好不容易接纳了杨德昌的那一套,转头就要来跟王家卫拍戏,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演什么呢?没有剧本,王家卫就开始讲他的“卫言卫语”:“你就像这首歌,是个来自西门町的小孩,背包客,一路打工,旅行,走遍全世界。”
就这么几个字,故事就讲完了。
张震懵了,这怎么演?完全是摸石头过河,但是王家卫倒也不急,有感觉了就来拍,没感觉就休息着。但,你知道,没有规则和要求,反倒是最高的要求和规则,张震在杨德昌那里蜕了一次皮。
而在王家卫这里,获得了一百种皮囊。
情绪,是从王家卫这里学来的。但是张震好不容易刚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出名,在华语圈小有名气。
结果香港电影走向下坡路,张震刚露出头,就又迅速下沉了,没戏拍,又恰逢兵役的时间到了。
在台湾省,满了18岁,都要服4个月兵役。没戏拍后,张震回到了台北,报了名,服了4个月兵役。
退伍后,张震不知道该做什么。
他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在杨德昌的电影公司干美术设计相关工作,杨德昌要是有需要,他就去演个配角,反正家里有钱,他也不缺钱,人活着,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养家糊口的本事就好了。
他暂时还没有去想未来做什么。
但,演艺圈很小,演过王家卫和杨德昌电影的张震,在退伍后没多久,就被李安看上了。李安亲自跑到杨德昌的电影工作室,把张震叫去了咖啡馆跟他聊一聊,觉得他人很好让人踏实,可以信任。
就跟杨德昌打了声招呼,随后把张震带走了。
张震走的时候可以开心了,这一次,跟他对戏的是儿时的偶像周润发,张震抱着“好玩”的心态,来到了《卧虎藏龙》剧组,这回,他是罗小虎。
戏份不算重,但却是玉娇龙生命里唯一的异数,是“卧虎藏龙”故事里惊心动魄的一抹亮色。
这部戏张震演得很爽,酣畅淋漓,野了一把。后来《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奖,
张震还跟着剧组一起去奥斯卡的殿堂,他不是主角,但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央,那奖有他的一部分。
说来也怪,明明长的是一张偶像剧的帅哥脸,硬汉脸,可偏偏文艺片导演都喜欢用张震。
后来离开王家卫的不讲章法,也作别李安的大漠豪情,内地导演田壮壮又找到了张震。
田壮壮想要张震在《吴清源》里面演围棋大师吴清源。大师不好演,张震特地去拜访了吴清源。但是吴清源是围棋上的大师,却是电影上的门外汉。
吴清源每次看见张震就笑眯眯的。当局者迷,当事人对于怎么演自己,确实也给不了太多意见。
张震就只有读吴清源的专辑,每天学习静坐,减重,把身体雕刻的跟吴清源一样清瘦。万事俱备,只欠电影开拍了,但田壮壮告诉他:不行。
田壮壮要求张震一定要用日语对话,因为你只有用日语对话,你才能感受到语言里的那股情绪和力量,行吧,学就学。张震学了2个月的日语,但最后还是没学明白,那是一门语言,哪里2个月能学会的,但没办法,田壮壮下了命令,必须会。
张震就抓了一个日本司机,每天跟他对话,司机被张震给折磨坏了,导演田壮壮也被他折磨坏了。
张震并非是刻板出身,他大学学的美术,刚开始他没想着要成为演员,演习这块的表达和能力都是杨德昌,王家卫,李安教他的,但时间一长,张震其实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固执的看法和间接。
他和田壮壮一起,设计吴清源的小动作,站、卧、坐,每一个姿势都要有讲究。这种演技方法,张震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表演中。田壮壮后来说,在杀青的时候,张震偷偷地跑到公园里哭了一场。
他这人,入戏很难拔出来。离开一个角色,覆水难收,就好像,抽离的是他的那一个灵魂。田壮壮说,不希望张震在伤害自己,但是教不了张震保护自己,田壮壮说张震需要的是一个饱满的自我。
张震不懂,是后来侯孝贤教会了他。
侯孝贤一上来,就跟张震说道。你不能像设计吴清源的小动作,站、卧、坐去表演,你那是“设计”人物,“设计”动作,不是表演,不是舒张。
张震懵了,他不知道什么是表演。
当然,这也不怪他。从他小时候起,找他合作的一直都是杨德昌,王家卫,李安,这样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这些导演对表演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与争论,而张震呢,在大导演们的要求下,
一会随心所欲,自由表达,一会又严格到只能去演一个精确到分子的角色,一切按照导演要求来。
行吧,那拍就拍。
就这样,张震又跟侯孝贤合作了三次,侯孝贤曾经用“质地好”形容张震,说他是“老实头子”。但是张震却开玩笑地摇了摇头,真的不容易。是啊,今年张震47岁了,这一路走来真的是很不容易。
可包括我也经常在问,为什么他还不火啊,后来,我想明白了,张震不火,是他的性格使然。
张震家境条件优越,他也不需要去“博人眼球”赚一笔,就像陈凯歌说样:“张震没有特别大的野心,也没有把拍戏这件事放大到不得了的地步,正因如此,反而一步一个脚印,做出好多成绩来。”
他跟李安、杨德昌、侯孝贤、吴宇森、王家卫、陈凯歌、田壮壮、徐克、金基德合作过,这里每一个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单从合作导演的质量和数量上来讲,同龄男演员无人能出其右,
而女演员中也只有章子怡能与之媲美。
如果他真的想火,他完全有走商业包装路线的资本,以及选择权利。他可以炒作,提高曝光度,增加知名度。但他没有,不是刻意而为之的。性格是伪装不了的,迟早会露馅的。
张震其实有自己的主意。
他可以暴瘦、他化妆成秃头,他学会一百零八门技艺,他可以忘掉自己,他爱演戏,想做演员。
几年前,张震曾说过:
演戏之余,想过慢悠悠的生活。
他始终相信,电影是等待的艺术,演员是等待的职业。下一个角色是什么?就等吧,反正习惯了。
王家卫电影张震杨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