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林青霞现身香港中文大学,参加文化讲座。
白衬衣配军绿色长裙,快70岁的林大美人毫无衰老之气。
跟她同龄的刘晓庆,也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羽毛球打得虎虎生风。
当二十出头的小花卷完颜值卷资源、35+的大花在年龄焦虑……的时候,这些“大龄”的女性既有松弛感,干劲儿也不逊于年轻人。
最近还有一位80+女演员,接到个大项目:Netflix (网飞)版《三体》。
虽然原著中主角都是中国人,但网飞版《三体》是典型的“好莱坞大杂烩”,亚裔演员寥寥无几,其中有一位华人老奶奶。
熟悉《三体》的读者应该猜到了,她就是灵魂人物——叶文洁,能接到这么有分量的角色,这位奶奶必然不是无名之辈。
事实上,她是今年85岁的周采芹。《三体》还没诞生的时候,她就已经跟李小龙齐名了。
周采芹在天津出生,一生漂泊英美,却有个著名的title “上海的女儿”。
(图片来源:《嘉人》杂志)
周采芹出生的过程相当戏剧化:是在一个戏班子巡回演出的途中。这样开始的人生,仿佛预示了她与戏剧的不解之缘,以及一辈子的颠沛流离。
她的父亲是京剧大师周信芳,老生麒派创始人,算是那个年代的顶流。
1928年底,她的母亲裘丽琳与已婚的周信芳私奔。1936年11月30日,在巡演途中,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周采芹出生。这个名字出自《诗经·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寓意很雅致。
(左图:裘丽琳与周采芹 右图:周采芹父母)
生下周采芹之后,周信芳才与妻子刘凤娇离婚,与裘丽琳结婚,此后两人白头偕老,一共有6个子女。
要理解周采芹的性格起源,就必须先介绍一下她的母亲裘丽琳。
裘丽琳出身大户人家,是上海滩著名的裘天宝银楼的三小姐,因为外祖父是苏格兰裔海关官员,所以裘丽琳有四分之一的苏格兰血统。
裘丽琳的父亲裘仰山是生意人,同时拥有谦和茶庄与致和钱庄两家产业。父亲早亡之后,裘丽琳在上海一个天主教的寄宿学校读书长大,精通英语,还是上海社交圈中的首席名媛。
(图片来源见水印)
周信芳当时已经是沪上炙手可热的名角儿,追星少女裘丽琳写信求见面,24岁与周信芳私奔,生了三个孩子以后才补办婚礼,都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虽然看起来恋爱脑,但裘丽琳一直很有主意。
她私奔的时候随身带着一把手枪、一个袋子,装着从娘家带出来的财宝。周信芳最落魄的时候,她都没有拿出来给他,而是坚持留着作为养育孩子的家用。
裘丽琳是周信芳的人生知己、也是经纪人和助手。她是上海滩第一个把戏曲演出商业化的人,负责周信芳的演出帐务,成功扭亏为盈,保障了一家人的生活品质。
出身名门的周采芹在上海长大,生活优渥,家里由母亲当家,早早把5个子女
(大儿子为继承父亲的京剧事业没有出国)都送出国留学。
周采芹1950年留学英国,就读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读书期间与中国人章先生结婚生子,还不到20岁。
这样草率的婚姻,结果不难想象。丈夫传统保守,不希望太太抛头露面,而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绝不要在家做煮饭婆。
不久之后,丈夫独自返回新加坡做生意,周采芹一个人在英国抚养孩子。20出头就当了单身母亲,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甚至没人愿意把房子租给她们母子。
她决定放弃儿子的监护权,让前夫把儿子接回新加坡,自己在英国搞事业。自此一别,母子日后即使再相见,也只是曾经熟悉的陌生人。
经历了婚姻失败、单身母亲的低谷后,周采芹先在《六福客栈》中扮演英格丽·褒曼的女儿,而后又在京剧交流活动中担任中英双语主持,开始在名利场上崭露头角。
1959年,她主演的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在伦敦爆红,英文版唱片《第二春》连续两年独占排行榜首位,成了真正的明星。
她的衣着打扮被伦敦女孩效仿,当时甚至有“男有李小龙,女有周采芹”的说法。
热爱戏剧的母亲,表演欲旺盛的女儿,可说是一种遗传。
1960年,母亲来伦敦看望她,与她一起出席晚宴,加利·格兰特
(Carey Grant)第二天专门打了电话,邀请裘丽琳参加他的新片《触摸貂皮》(That Touch of Mink)的首映式。
周采芹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基因,却没有继承到母亲的金钱观和统筹能力。年少成名,缺乏约束,周采芹在英国的生活就像是烟花,看似绚烂无比,却转瞬即逝。
她年轻时演的电影毁誉参半,所以没留下什么经典。也录过唱片,去过各地巡演,买了大房子、办豪华晚宴……人在全盛时期,难免盲目自信,以为生活会一直热闹下去。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沟通不便,她和父母失去联系,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市场崩盘,她由于投资不利,失去了大房子,还有第二段婚姻。
不久,母亲的死讯确认,她经受不住打击,被送进过精神病院。最落魄的时候,父母兄弟都不在身边,只有一两个英国挚友。
1974年,她的状态好转以后,决定离开英国,去投奔在美国洛杉矶开餐馆的弟弟周英华,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Mr Chow 餐厅的老板。
弟弟离开父母、出国打拼比她更早,所以更独立,也更冷酷。虽然餐馆的经营很成功,但俩人都个性刚强,都认为是自己的名气和能力成就了餐厅,彼此互不相让。
1975年,他们收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周采芹最终让步,去了美国另一端的波士顿,重新开始。
她在哈佛大学做过图书馆员,也到保险公司当过打字员,穿着从二手服装店淘来的三块钱的大衣和塑料靴子。
直到她发现,别人看她的目光,已经是看待一个普通中年女人的时候,她再次感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需要表演。
(《瞬息全宇宙》中的杨紫琼就是这一类亚裔女性的真实写照)
她想起母亲说过,树干虽然被砍伤,但是大树不能死。没有大型戏剧请她,她就从面向社区、监狱的表演开始打开局面,慢慢又有舞台剧向她抛出橄榄枝了。
直到她出演舞台剧《阿加门农》的主角,才有人开始讨论她的过去,大家这才想起来,哦!这个女演员就是那个苏丝黄啊。
兜兜转转,这时她已经是个50岁的女人了,但也终于是个真正的演员了。
传统观念中,50岁的女性已经可以退休抱孙子了,但周采芹的50岁除了演戏,还进塔夫茨大学读硕士,开始戏剧教学。
1981年,周采芹受曹禺之邀回国,在中央戏剧学院教了半年的表演课,为31个学生执导莎翁名剧《暴风雨》,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因为这部剧的主题是宽恕,这正是十年动乱后可以疗愈人心的主题。
中戏的师生回忆到,周采芹相当特立独行,因为那时候“没有哪个50岁的女人会穿红色走在大街上”。
(周采芹的穿衣观一直是:不用都听别人的,你得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说红色意味着“开门红”,那么的确在周采芹身上应验了。
1993年,她出演了好莱坞电影《喜福会》,饰演一位母亲林多阿姨。
(这是好莱坞第一部以华人女性为主角的影片,左三为周采芹)
(电影里还有少女时期的俞飞鸿)
《喜福会》是90年代拍的,此后她的职业生涯横跨了三个时代,从《福禄寿》《艾伦的日记》《艺伎回忆录》《神盾局特工》《实习医生格蕾》《皇家赌场》一直演到今年的《三体》。
(《艺伎回忆录》剧照,左一为周采芹)
对于好莱坞的“后浪”来说,周采芹毫无疑问是大前辈,而且到现在仍然很活跃。“她几乎扮演过我们所有人的母亲”,好莱坞著名华裔女演员吴珊卓说。
国内观众最熟悉的角色,是她在李少红版《红楼梦》里扮演的贾母。
作为定海神针般的人物,贾母经历过烈火烹油的繁华,也预感到乐极生悲,大厦将倾。这个大家族的主心骨,需要有修养有风度,恩威并重,还有87版“红楼”的珠玉在前,并不好演。
周采芹版贾母被网友吐槽:两眼骨碌乱转,眼神凌厉,说话咬牙切齿,遇事大惊小怪……
明知费力不讨好,还是接下这部剧,其中有向父亲致敬的成分。她说,从小和父亲情分不深,但是年龄越大,反而越能理解父亲。
1950年,她要离开父母出国留学的时候,母亲送了她一块欧米茄手表,父亲则送了她一本《文天祥》,告诉她,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在海外多年,她用的都是艺名“Tsai Chin”,只有回到中国,演职员表上会用中文写着:周采芹。她自己说,我回到中国,中国把我的姓还给了我。
所有了解周采芹的人,至少会服气一点:这是一个女人的奋斗史,而这本奋斗史还在续写。就算到了85岁,仍然有无限可能。
这段时间,连续了解了好几位亚洲的“奶奶级”影后,发现她们每个人都不简单。
今年75岁的韩国演员尹汝贞,40岁以后离婚带着两个孩子,重新开始演戏,直到去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今年84岁的吴彦姝,从山西话剧院退休以后,照顾生病的丈夫和母亲,为家人送终以后,70多岁才第一次出演影视剧,刚刚凭借《妈妈!》斩获“天坛奖”最佳女主角。
所以说,人生不到最后,你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好事情。人生中经历的所有坎坷,终有一天都会是你人生史诗上的勋章。
而且,永远不要让别人来定义你是谁,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你的人生有无数的可能性,把它演成写着自己名字的“爽剧”的,只能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你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离婚,觉得自己做不了好妻子的女性,不要害怕,你还有很多年可以努力奋斗成尹汝贞;
如果你自认为是个好妻子、好女儿,却难以兼顾事业家庭,也不用焦虑。像吴彦姝一样该工作时工作,该照顾家人照顾家人,完成了对家人的责任,照样可以回到热爱的事业中去。
周采芹回忆自己在人生的低谷时,《红字》的一句台词拯救了她:如果我软弱,我就会死去”
(If I were tender, I will die)。
有网友这样评价周采芹:她其实始终都是那个十七八岁就离开父母羽翼照拂的小女孩,精致脆弱又不乏坚强傲气,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甚至不切实际的想象,然而面对现实困境却也不会被轻易打倒。
她扮演过无数的人生角色: 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某某的姐妹,失败的投资者,平庸的图书管理员,成功的老师……有些角色她扮演得很好,有些角色她扮演得不那么好。
在人生85岁的位置上,她不再仅仅是大师和名媛的女儿,也不再仅仅是旧时代的明星,她已经塑造了一个完整的角色:周采芹。
周信芳周采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