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一生中只能看一部电影,那么它必然是《千与千寻》。
因为《千与千寻》就是贯穿人一生的编年史。
它涵盖了我们的幼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死亡,每个阶段该有的经历,都能在电影中找到,且涵盖警世、社会、人类、经济的隐喻。
我们的幼年,都是在一次次告别中长大。
正如千寻一样,要跟着父母离开城市搬回到乡下去住,念书也要在乡下的学校,这里的一切对于千寻都是陌生的。
她对新到来的地方充满了抵制,她不喜欢自己的伙伴不在身边,所以她紧紧地握着小伙伴给她的留言卡。
她对父母的欣喜不以为然,即使面对众多的美食,她还是选择了拒绝,父母的开心并不是她想要的快乐。
千寻想念她的朋友,想要回到自己曾熟悉的学校、弄堂,她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新地方的新生活。
所以不论父母呼叫多少声,她还是一脸提不起兴趣的样子。
这一切,对于长大后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写实。
小时候,快乐是件很简单的事,跟朋友一起和稀泥、弹弹珠都可以开心一整天;长大后,简单却是件很快乐的事,即使天天聚会,也无法感到幸福。
小时候,我们害怕离开熟悉的地方,害怕儿时的玩伴各奔天涯,在离别时会有诸多不舍,对父母也存有怨恨。
长大后,却发现已对离别习以为常,对朋友的概念不再过于重视,心里的执念只有不停地赚大钱。
我们与千寻都应该知道,这就是长大,告别小时候所有的快乐,接受另一个世界的约束。
在面对约束时,我们会有反抗,会有叛逆,但也保留了小时候的冒险精神,以及人性的本善。
而这一时期,便是我们的青年。
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父母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疼爱自己,对自己百依百顺。
他们会因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会让他们变得烦躁,身材渐渐走样发福,像“猪”一样抱怨工作的辛苦,只想着坐享其成。
我们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好像有了距离感,所以我们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逃离。
可是,逃到另一个环境之后,处处碰壁。
会有各路“妖魔鬼怪”在半路出现,也会有黑暗降临后看不到光明的样子,想要大声地呼喊别人的帮助。
到最后只能像千寻一样,捂住眼睛,期望这只是一场梦,梦醒后,又是父慈母爱,欢声笑语的模样。
然而,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奇迹发生,做的都是选择题,要么就此消失,要么承受改变。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接受改变,而这份改变便是,走出父母的保护,迎接新朋友的到来。
千寻遇到了小白与无脸男,我们有了他和她。
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就是和一群群最好的自己相识相知,然后成为能够为彼此冒险的真朋友。
千寻在小白受伤后,敢于一个人乘坐幽灵列车去往钱婆婆的住所,归还小白偷的印章并寻求钱婆婆的原谅。
在通往钱婆婆的路途中尽是黑暗与未知,前方的凶险是连河神小白都会身受重伤的存在。
千寻身上的勇气,可不是害怕后的不得已,而是对待朋友的真性情。
她相信人性纯真而善良,可是,她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天性使然竟然会得到大家的刮目相看。
当满身污浊的河神来到澡堂,所有人都在退却,只有千寻冲上去为它洗去层层叠得的污垢。
就是这一简单的举动,在别人眼里,竟值得被仰望,在她的认知里,脏了就应该洗干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这是千寻的迷茫,也是她对大人世界的一次近距离地探索。
同样,她是个孩子,也有脆弱的时候,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会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样的千寻,又何尝不是青春期的我们,在哭过之后,和她一起明白人越长大,哭泣越难,我们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成人的世界就是要学会独自面对。
懂得了这一点,便与成年的自己不期而遇。
在《千与千寻》里成年后的我们是由千寻和无脸男组成,我们会和千寻一样进入职场,由前辈带领,对待工作小心翼翼。
会受到如同汤婆婆的领导和同事的指责,以及社会不停地打击,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将被现实磨得一干二净。
在家里的迟钝、撒娇、爱哭,都要收敛起来,因为职场从来不相信眼泪,想要得到认可就得努力工作。
即使成了“社畜”,每日起早贪黑,工作事事不顺心,也不应该过早地下定论,放弃有过的理想。
即使让996“毒害”的不成样子,安排去做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儿,也不要轻易地被打败,盲目地抱怨发牢骚。
千寻都可以在多少次的跌倒中勇敢地站起来,为什么你不可以,而且生活不似电影,想要不被同龄人甩的太远,就得百炼成钢。
当然,还得遭遇孤独的侵蚀。
只是有些人受不了孤独,选择了得过且过,有些人受环境的影响,即使一直渴望着成功,也变得一蹶不振。
就像无脸男,在汤屋外,即使寂寞也不会伤害他人,进入汤屋后,尝到金钱的甜头,穷凶极恶的隐藏本性顷刻间显露出来。
可是,这对于他们来说,难道就不算成功吗?
答案存在两面性,因为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必然是每个成年人都期望的成功。
只是在步入中年,这些成功的优劣性便会越拉越大。
年轻时,因为贪婪,成了被吃掉的青蛙;因为空虚,成了企图用钱换来一切的无脸男;因为欲望,成了来之不拒的汤婆婆。
怀念童年时期的单纯美好,想要回到过去,却发现以前经常玩水的河流被垃圾填满,一起嬉戏的地方,成了高楼大厦。
这时,我们才会懂得,时间从不等人,只会推着我们前行,中年的压力再大也不能活在过去,成为不工作的动物。
现实中没有汤屋,不工作还可以当动物,但不要忽视了一点,哪怕在汤屋,当动物也只是一时,养到膘肥体壮的时候就会被吃掉。
所以生活再难,为了孩子、家庭和自己,都不能放弃自己,都得咬牙坚持下去。
其实到了老年也没有资格轻易谈放弃。
因为已经老了的我们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愫,孩子的孩子,隔代的亲近感,会使我们变成汤婆婆。
而这也是大部分老人的常态。
面对孩子,把能给予的一切都给他,害怕他出去受到“细菌”的伤害,就让他待着屋子里,给他准备所需的玩具。
哭闹时,立马赶过来安慰,拼尽全力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的不利于成长的循环,会在一代一代中传承下去,直至走到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死亡。
这个阶段也可以叫做遗忘。
那时的我们都回到了原点,再一次成了小孩,呆呆地站在时间堆积的尘埃面前。
望着经历过画面,久久不动,试着回忆起什么但终究什么都忘了,只留下了没有用力告别的遗憾。
我们想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过往,却被叫做遗忘的东西扯住了衣角。
钱婆婆送给千寻的头绳便是遗忘,它在千寻想要回头的时候闪闪发光并制止了她,而所有回头的人都变成了雕像。
钱婆婆教会千寻的以及告诉我们的都是,和自己熟悉的一切告别,来时赤条条,回时依旧赤条条,一味地想起只会更痛苦。
能带走只是一副躯体,带不走才是回忆和怀念,直至所有人都记不起你才是真正的告别,所以最好的离开不是留下万贯家财而是忘记所有。
幼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死亡,能在一部动画里全部体现适应每一个年龄段且不含有强硬说教,这样的动画值得多次观看。
正是因为宫崎骏动画里的这些包容性我们才会感慨他们的动画是面向全龄的,从而谴责我国动画的不思进取。
事实上,这一点,上海美术厂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做到了。
不论是校园青春偶像的《我为歌狂》,神话题材的《宝莲灯》,还是破案、悬疑的《鸭子侦探》。
这些动画即使长大了再看还是觉得有意思,反观现在国内的动画市场,普遍低龄化、幼稚化。
他们为孩子打造了一个绝对温馨、绝对善良、绝对和谐、绝对绿色的文化氛围,可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孩子们在大人努力营造的“绿色环境”中,反而更加逆反。
所以,在温室内待得很久的花朵,出来后终究会死的很难看。
中国动画曾让世界各国望其项背,尤其是“中国学派”的诞生,更是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中国学派”是国际动画艺术界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动画艺术家探索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动画所形成整体艺术风貌的最高赞誉。
老一代中国动画艺术家们将中国民间文学、儒家文化观以及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动画创作之中,大量汲取中国传统美术、戏剧、音乐中的元素,很多作品都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同时,也产生了多个新的动画片种,如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等。
如《九色鹿》应用敦煌壁画的色彩语言和绘画技法。
《阿凡提的故事》是木偶动画与粘土动画的结合。
《南郭先生》采用汉代画像砖的艺术形式。
集大成者自然是在世界范围内都被顶礼膜拜的长篇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这部动画也是“中国学派”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品。
到了80年代的时候中国动画迎来了创作的鼎盛时期,世界各地的动画学者都慕名来中国学习,其中不乏有宫崎骏、手冢治虫、鸟山明等人。
80年代中国动画环境的优越性和人才的多样化,以及“中国学派”的艺术家拥有的工作条件,令如今的动画大家们羡慕不已。
由于此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动画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动画家的生活、收入均有国家统一分配,这样他们就可以全力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
另一方面,新出来的动画样式只要具有可行性就能上报政府相关部门,获得批准后政府能够调集一切可用资源促使作品的顺利的实施。
最终成型的动画作品也由国家统一购买销售,动画制片厂完全不需要考虑市场问题,
动画艺术家的创作更不必受困于市场压力,这样才有了那么多从艺术水准到产出质量都是超过当时国外同行的艺术动画电影。
但是“中国学派”也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的中国动画是官方行为,并未有民间参与,一旦有任何的变动便会导致土崩瓦解。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经济的来临,那种计划经济的市场模式一去不复返,所有的产出都需自负盈亏。
国家也不再统一购买,转而实行市场经济,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
艺术家们也开始抱怨“大锅饭”的统一分配,开始强调按张、按时计费,以便提高自己的待遇,政府部门也不再调配所有资源去支持一部动画。
这些变动也是宫崎骏最为遗憾的,他羡慕中国动画的工作环境,同时当他看到中国动画这一系列将要毁掉中国动画的行为后极为恼火。
作为中国动画最忠实的粉丝,宫崎骏无能为力,他能做的只是坚持保住吉卜力工作室的原汁原味。
所以我们在宫崎骏的动画里总能看到日本民族元素的融合与普世思想的嵌入,他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只有加强挖掘自身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动画不是糊涂,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明白了这一道理,只是有些晚,因为彼时的美日早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拥有成熟的艺术风格、生产工艺和营销手段。
但是伴随着电影科技的迅猛发展,如果能继续发扬我们自身特有的民族艺术风格,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美学传统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将民族特有的审美韵味与各种现代动画手法结合,必能重新创出中国动画电影的新天地。
在世界动画中再次夺回话语权。
宫崎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