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产先生
其实昨天就看到《二舅》的视频,看了一小段关掉了,可能是年岁渐长,更喜欢沉默的镜头,对第一视角情绪略显饱满的画外音,总觉得刻意。
今天发现视频上了热搜,朋友圈很多转发,官媒也下场褒扬,难道看走了眼?
打开完整看了一遍,感觉还是怪。
并不是二舅不好,事实上,我对二舅也是心生敬意。
二舅开局就拿了一手好牌,天资聪颖,成绩优异,不出意外,考上大学接受国家培养,现在应该像当年学习没他好的老头一样,拿着退休金赋闲在家,画画山水鱼虫。
但是好牌还没开始打就意外残疾,好牌换成烂牌的二舅卧床一年,无师自通学会了木工,从此开启新的人生。
走出院门的二舅,不但没给社会添负担,还经历了几段奇幻人生,不但顾了一家人,甚至顾了一整村的人。
二舅一辈子经历苦难,却总是选择往前看,发光发热,我们都爱他。
把煽情脱水之后的故事就是这些。
就像上面我说的:
对于二舅我是心生敬意的,感觉怪的其实是视频创作者的叙述和升华的部分。
《二舅》整体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视频的标题,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但是通篇并没有说明这个内耗是什么?
或许是创作者为了规避某些风险,但他其实在开头就点过题了。
在视频创作者看来,这就是现代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我想起来了,我第一次就是看到这里才关掉的,我觉得年轻人把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当成某种符号或者buff加成来使用,很不合适,既不能清楚的说明问题,还可能造成误读。
我来说明白一点吧: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腾飞和消费主义,让当代年轻人见识到世界的美好,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产高企,阶层固化,美好世界的大门正在关闭,他们由此感到很焦虑甚至是痛苦。
很简单的问题,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隐晦,纵观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以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冒昧揣测一下,这个爆款视频的策划案上,年轻人是被代入到二舅的角色的:
生在还算富足的环境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现代化的技术和空气,和二舅一样,开局就是一手好牌。
但是随后就遭遇高价高企,物价高企,就业困难,好牌变烂牌,只能各种卷卷学历卷编制,到头来不一定能卷出结果。
《二舅》的视频里有一个场景很好,天井,二舅就曾被困在天井里坐井观天。
这是不是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群像,也是被一口天井给框住了当下和未来,过不下去,走不出来,精神的内耗就出现了。
在视频创作者那里,这种精神内耗是如何被二舅治愈的呢?
一句话:
虽然生不逢时,但二舅总有办法。
二舅被赤脚医生打针打残了双腿,失去了考大学接受国家培养的机会,在生产队找了份谋生的差事也因为改革开放失去了,村里还有位图他钱的已婚女人最后两人也无疾而终……
但是二舅点背并没有怪社会,全部都自己默默承受了,然后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一化解。
最后作者还升华了一下,二舅身上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么多苦难二舅都承担下来了,我们年轻人这点苦算什么呢?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我觉得怪怪的了。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思维定势,可能作者自己都没发现:
与困境和解的方式,就是把别人的苦当成自己的药,甚至把能吃苦当成是一种可以赞扬的品质。
这种思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当社会出现问题,不是去改变它,而是让个体来承受和消化,而个体就求助于这种苦难心理学。
孟子说的:反求诸己,用在这里倒也合适,如果你因为困难而痛苦,你的办法不是改变它,而是反求诸己改变你自己,和自己和解,和困难和解就好了,怎么和解:
你看二舅,他比你还难。
视频创作者不经意流露的这个观点,其实不止二舅这一处,二舅只是第二快乐的人,第一快乐的是他们村一个叫刚刚的傻子,他比二舅还惨。
我并没有要指责视频创作者的意思,可能这也不是他的主观意愿,这就是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不曾察觉。
但是我觉得作为年轻人,不要过早的和社会和解,更不要通过二舅来达到和解,这种办法看似很有效,也很治愈,但只是一种安慰剂,起不了正真的作用,看似希望大家要强,但其实是导向佛系。。
年轻人还是不要丧失心气,看不惯就去改变。
即便无法改变群体,单从个体来说,也要向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去努力,而不是看着二舅来完成自我和解,这样不但国家能富强,二舅们也能跟着受益。
年轻人,快点雄起吧!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4hNlCQUr8fcQEHqp9PoOw
二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