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一个处处讲斗争的环境下,很多事都是魔幻的。
比如,胡锡进成了公知,张学友成了“港独”。
7月1号,是香港回归25周年的大日子,作为“四大天王”之一的张学友也是出镜说了一些感慨。
面对采访,他说自己在香港生活了25周年,经历了不少事情,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但自己仍旧相信这个城市,也希望这个城市会变得更好。
末了,他说了一句“香港加油”。
很正常的一段采访,自己祝福自己的城市。
但!
你永远想不到这届小粉红的脑补能力有多强大。
他们说,他全程不提“回归”和“祖国”,就是别有用心。
采访视频发出后,小粉红立即展开攻势,纷纷吐槽他不够爱国。
还有的角度更刁钻,说从没见他捐过款。
难道不卖力歌颂,都是一种罪过吗。
总之,好端端的一个祝福视频,被扣上了各种帽子。
后来,这个视频就被官方删除了。
这届艺人真的太难了,不仅经常参加文艺座谈会,汇报思想,还要时刻谨言慎行,防止被人扣政治帽子。
今天呢,张学友也是坐不住了,发表了一个回应,说明了自己的初衷:
“本人觉得我是一个爱国家、爱香港的中国人。我听过北京加油、上海加油、但香港加油却因为一些犯了错误的人用过,变成了爱国不爱国的标杆,成为了禁语,我个人无法理解。本人身为中国人,会继续努力在大家的监督下做一个好人,一个好歌手。”文末,还特地用了“蚁民”二字来形容自己。
可以说求生欲十分强烈。
不求生不行啊,还记得今年5月中旬,洪金宝的儿子洪天明只因说了一句“我是香港人”,就遭到了很多网暴,一度登上热搜。
“珠玉在前”,天王竟然还重蹈覆辙,只能说建议以后加强学习,每天逛逛某音,某博,及时了解这届粉红的G点和脑回路。
毕竟香港房价不便宜,天王的家里,也塞不下那么多的帽子。
02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扣“不爱国”和类似“汉奸”之类的帽子?
其实,这离不开这几年的流量激励。
自咪蒙垮掉后,某克文、某司马、某留学生等媒体接过前辈的大旗,开启了媒体爱国流量的新时代。
不同的是,咪蒙制造的是男女对立,而他们制造的则是爱国对立。
凡是他们认同的爱国,就是爱国,凡是不符合他们那套标准的,就变成了“恨国党”,“带路党”。
他们的那套标准是:
不能说中国的不好,不能说中国的问题,只能说外国的不好,只能说外国的问题。
眼见爱国生意越做越大,很多媒体也是转向跟风,恰起了爱国流量。
毕竟模仿是生意人的基本模式,不会创作,抄作业还不会吗?
深圳水果店摊主黄生,搞了个“黄生看金融”,每天一篇震惊,不是美国炸了,就是英国完了。
数百万的粉丝每天看得乐呵呵的,乐完之后还为了他的爱国情怀,买了一波理财产品。
最后,黄生进去了,这些粉丝的钱也清零了,共青团还发文警惕“爱国流量”了。
但是,这股风气还是停不下来。
为什么呢?
因为市场还是在奖励这种机制。
搞爱国流量,能吸收广大的下沉市场用户,能恰到饭,能安全接广告,哪怕是卢某文为本拉登翻案,也秋毫无损。
但另一方面,非爱国流量的风险越来越高。传统公知几乎被全面打倒,最后内卷到胡锡进都成了公知。
作为百花齐放的大学,也是各种学生举报老师上课“夹带私货”,搞得人心惶惶。
那么作为普通生意人,自然就不得不做选择——你不为爱国买单,就要被市场埋葬。
而当绝大多数的自媒体都在搞爱国流量,那么越来越多的网友也自然接受了那套“不歌颂,即汉奸”,“一批评,就卖国”的逻辑。
所以,哪怕张学友仅仅是说了句“香港加油”,就惨遭批斗。
03
这种风气当然是危险的。
“别有用心”、“汉奸”、“卖国贼”,都是50年前的那场浩劫中高频亮相的词汇。
甚至可以说是遗风未散,卷土重来。
再把眼光放到中国的历史上看,你会发现,那些玩弄爱国流量的人,基本上都是祸国殃民的罪恶种子。
赵高是最爱大秦的人,然后,他用爱国的帽子把蒙恬、李斯弄死了。
杨国忠是最爱大唐的人,然后,他用爱国的帽子把玄宗身边仅有的几个忠臣弄死了。
秦桧是最爱大宋的人,然后,他用爱国的帽子把岳飞弄死了。
当年皇太极屡攻大明而不下,最后想到的主意就是在北京到处散播袁崇焕不爱国的帽子。
以至于崇祯认为袁崇焕收了后金的50w,将他凌迟处死。
袁崇焕一死,金兵入关,崇祯吊死在煤山上。
历史是个好东西,历史一再证明,那些垄断了爱国话语权和流量的人,那些最爱给别人扣帽子的人,就是毒害国家最为深的人。
但可悲的地方就在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
曾几何时,中国慈善界的半边天都是由坏人撑起来的:丁书苗、禹晋永、楼忠福、刘汉……
现在,我再看看中国爱国界的半边天.......他们总是热泪盈眶,情绪激昂每天对着美帝说要开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却对身边的罪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们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
而当爱国成为一门生意,甚至成为可以弄死人的罪名,那么爱国就没有任何真诚可言了。
有的只是恐惧、谎言、还有求生欲。
-完-
张学友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