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中国电影史绕不开的一个名字,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
他风格多变,执导过体育片、喜剧片和战争片等,其中战争片有《高山下的花环》《啊!摇篮》《红色娘子军》和《鸦片战争》,每一部都是经典。
其中《啊!摇篮》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第一取自真实的故事,第二是新时期开启时刻,第三是献给国际儿童年。
影片由祝希娟、张勇手、张瑜、马晓晴等主演,今天一起聊聊电影的幕后故事。
01、影片中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7年,在解放军指挥员萧汉平(张勇手 饰)的指派下,营教导员李楠(祝希娟 饰)和警卫员丁大勇(张潮 饰)前往延安,护送保育院的孩子们去解放区。
习惯了带兵打仗的李楠看到一群娃娃队伍时,却产生了逃避心理,再加上此前自己的痛苦经历,她封闭了自己的心。
但是在看到萧汉平、老红军罗桂田、保育员赵玉霞、湘竹,对孩子们付出的爱,再加上得知了亮亮母亲牺牲前的嘱托,李楠深受触动,逐渐对这些孩子产生了感情。
为了保护孩子们,湘竹牺牲了,罗桂田也身负重伤。在照顾罗桂田的时候,李楠说出了拒绝萧汉平告白的原因,在罗桂田的疏导下,李楠终于消除了自己的顾虑,但罗桂田却因伤势过重,牺牲了。
影片的最后,是圆满的结局。历经了各种磨难,最终李楠他们把孩子们安全护送到了解放区,保育院的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家人,李楠和萧汉平也成为了亮亮的爸爸妈妈。
这部影片不仅聚焦的角度新颖,而且可以看出来,在有意“颠覆”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
通过对李楠、丁大勇、罗桂田这三个角色的塑造,让人们看到了并不是只有男人才能上战场,也并不是只有女人可以带孩子。
战场上,女战士可以巾帼不让须眉,保育院里,男战士也可以做好带孩子的工作。
这部影片难能可贵的地方或许就在这里,它呈现出了一种男女性别平等、职业平等的状态,即使是到如今,也是值得赞扬的。
02、女主角临时换人
据了解,当年导演谢晋在筹拍这部影片的时候,选定的女主角并不是祝希娟,而是在部队文工团做演员的施建岚,几经周折施建岚终于能够进组拍戏,但意外也就此发生。
剧本中的李楠是会骑马的,但是施建岚却从来没有骑过,于是在谢晋的安排下,施建岚就前往无锡去学。
但是由于身体瘦弱,再加上不会骑马,施建岚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更是在一次摔马中,磕到了后脑勺,导致脑严重挫裂伤,被送到医院抢救。
由于伤势比较严重,施建岚没有办法继续拍戏,谢晋写信叮嘱她安心养伤、并安慰道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但是此时影片已经开拍,女主角不能“开天窗”,此时谢晋想到了祝希娟,他们二人曾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合作,而祝希娟也非常配合,当即进组拍摄。
也正是因为这部影片,已经人到中年的祝希娟重回一线影星行列。
此后,祝希娟一直活跃在影视圈,参演了《模范丈夫》《迷人的年轻城》《老人的故事》等数十部影视作品。
如今的祝希娟已经84岁,依然活跃在演艺圈。昔日的22大明星,也就剩下祝希娟、田华、于洋、王心刚、王晓棠和谢芳,他们6位了,令人无限感慨。
03、影片中最小的演员——2岁的方超
影片中,保育院的孩子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最小的院生,他给人一种灵气逼人的感觉,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住。
饰演院生的小演员名叫方超,当时只有2岁。当年在拍摄现场,孩子们由于年纪小,比较怯场,很多孩子都会有哭闹的现象,让摄制组挠头不已。
看到这种情况,副导演想到了自己的外甥方超,就推荐给了谢晋。
在试镜之后,不怯场还灵气十足的方超一下子抓住了谢晋的心,当即决定由他来饰演这个角色。方超也不负众望,把影片中的小院生演得活灵活现。
也正是因为这个角色的成功,方超吸引了众多导演的目光,参演了不少影视剧作品,成为当时知名的童星。
他与自己的伯乐谢晋合作多次,除了《啊!摇篮》,还有《牧马人》《清凉寺的钟声》。
虽然有了10多年的演艺经历和不少代表作品,但是他却因为身高原因,被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拒之门外。
但所幸他遇到了演员邵峰,在他的帮助下参演了不少影片。如今的方超已经46岁,也已经退居幕后,当起了导演和制片人。
04、亮亮实为“女扮男装”
影片中扮演亮亮的小演员,名叫央拉,是个小女孩。虽然那时她仅仅4岁,但却已经是一位银幕“老面孔”了,在宋晓英主演的影片《丫丫》中,央拉就是幼年丫丫。
也正是因为这部影片,谢晋看到了央拉的表现。在筹拍《啊!摇篮》的时候,谢晋一下就想到了这位“老”演员。
但在央拉进组之后,却遭受到了阻碍。由于亮亮这个角色是个男孩,其他小演员并不认可央拉来演。
不过,“老”演员央拉并没有被孩子们的“拒绝”吓跑,而是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这些孩子们。
但在这之后,央拉就很少出现在银幕上,而是以学业为主,逐渐淡出了影视圈。
05、演员们的“片酬”只有四毛钱
影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山西省的河曲,总共拍摄了七八个月。拍摄期间,为了更好地展现当时的场景,谢晋带着摄制组、演员们辗转了好几个外景地。
当时拍摄条件比较艰苦,全体摄制组人员都是住在老乡家的农家院里。
据了解,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演职人员是没有“片酬”的,而是只有差旅费。
饰演罗桂田的演员村里曾说,他当时的“差旅费”只有四毛钱,在生活艰苦的河曲县,“差旅费”提高到了六毛钱。
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拍摄环境下,所有人依然甘之如饴,拍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才有了这部经典的影片。
影片有两大催泪场景,一个是马晓晴饰演的湘竹,这个孩子眼中的“大人”,为救孩子而牺牲。
第二是罗桂田在为孩子做月饼的时候,去世了,至今听到那首《月饼歌》的旋律,依然感动不已。
如今,距离这部影片的上映已经过去了43年,片中有的演员已去世,有的淡出银幕,导演谢晋也已经去世14年。
但即使今天再回看这部影片,仍然会被其中朴素的情感所打动,为演员们真挚的演技所折服。(撰文:西窗雪)
谢晋啊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