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克施耐德放出《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时候起,几个版本的蝙蝠侠就一直被拿来比较。
更直接地说,是扎斯林用演员本阿弗莱克出演的蝙蝠侠,拉踩其他演员出演的蝙蝠侠。
最近,在由罗伯特帕丁森出演的《新蝙蝠侠》上映之后,又有了这种拉踩的势头。
甚至就连,曾经一手挽救了“蝙蝠侠”这个IP,甚至将它拔高了整个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天花板的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都没能逃过扎斯林的声讨。
但是。
在看完《新蝙蝠侠》之后,才会发现,这种说法是多么的可笑。
接下来,将会从战斗力和人物塑造因素进行分析,当然,仅代表个人的看法。
01、战斗力分析
战斗力的比较,作为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是很难避开讨论的。
毕竟。
一个超级英雄,如果像个经常用一些偷桃招式来战胜对手,不管怎么看,都只能配得上枭雄二字,而配不上英雄。
更何况超级?
当然,因为电影当中,并没有给出每个人战斗力的具体的数值。
所以战斗力的比较,不能像数值比较大小那么简单且直观。
只能是通过,电影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来进行一个模糊的比较。
从战斗的对象,以及战斗的结果来看:本蝠的战斗力似乎是最高的。
他不仅战胜了“人间之神”、DC电影战斗力的天花板超人,甚至还在正义联盟与荒原狼的战斗之中存活了下来。
这一个经历,是其他两个版本的蝙蝠侠所没有的。
嗯。
虽然,从本蝠在电影的战斗当中,并没有看出太高的战斗力,打大超靠氪石——这一点无可厚非,所有的蝙蝠侠都这样做。
战场上清小兵,有点像队友开团,自己带线的行为。
尤其是在神奇女侠、海王、闪电侠与超人正面开团,蝙蝠侠在一旁OB的情况。
但是。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本蝠活下来了!
你管我对线0-9,团战OB,但是最后游戏赢了就是赢了,分奴有错吗?
对线不重要,战绩不重要。
只要赢了就行了。
罗蝠面对的谜语人,在电影当中的表现,更多的像是一个恐怖分子。
从战斗力的直接感官上,比起本蝠来说,自然就有些差了。
但是,罗蝠也有高光时刻。
就是他凭借盔甲,在枪林弹雨当中,像个赵子龙一样七进七出。
甚至在面对面的爆炸当中,他的下巴依然毫发无伤!
这样的防御!
这样的战绩!
虽然不说是全场带飞的大C,但也算是承伤最高的肉坦了吧。
所以,罗蝠吃亏的是,虽然数据亮眼,但可惜战绩比不上本蝠。
一个是打赢SKT战队的,一个只是打赢网吧赛冠军战队,谁高谁低,自然也有很明显。
而贝蝠在这一点,就很吃亏。
因为在《黑暗骑士》当中,被小丑用狼狗扑咬,导致产生了一个梗:正经的蝙蝠侠谁怕狗啊?
再加上在《黑暗骑士崛起》被贝恩打断脊梁骨,可以说是电影史上第一个被反派击败过得超级英雄了。
所以,从表现上来看,三个版本蝙蝠侠的战斗力的排名,应该是本蝠>罗蝠>贝蝠。
02、人物塑造
而除此之外,观众能够看到的,是三个版本蝙蝠侠所塑造出来的形象。
在这个排行上,自然是贝蝠>罗蝠>本蝠。
诺兰的三部曲电影,完全将布鲁斯韦恩是如何转变成为蝙蝠侠,并且面对的困惑,以及最后的抉择,都完全呈现了出来。
《侠影之谜》展现了,布鲁斯与蝙蝠侠的身份之间的矛盾与迷茫,恐惧与选择是此时布鲁斯生命的全部;
《黑暗骑士》则是呈现了,布鲁斯身为蝙蝠侠,坚守了自己的底线。
进一步是蝙蝠侠,退一步就是小丑。
蝙蝠侠与小丑其实就是一体两面的存在,这样的隐喻在电影当中,有着许多的镜头。
而《黑暗骑士的崛起》就更是对自己信念的践行。
贝蝠基本上都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从蝙蝠侠信念的诞生,到信念遇到挑战,以及最后为信念的献身。
而罗蝠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吃亏。
吃亏在电影的数量上,目前仅有一部电影上映,仅仅只是展现了刚成为蝙蝠侠不久的躁动。
甚至,为了能够更好地思考。
罗蝠还专门讲这些疑惑写在了日记本上。
一看就是不太正经的蝙蝠侠。
姜文: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但尽管如此,观众还是能够看到罗蝠本身的迷茫,甚至一度对托马斯韦恩“重振哥谭”的理念产生怀疑,而跑去对阿福质问。
在经过重新振作之后,才坚定对自身理念的践行。
本蝠,虽然在两部电影登场:BVS和JL。
但上来就干大超,以及后面跟团清兵,在人物塑造这方面,显然是十分单薄。
超级英雄蝙蝠侠新蝙蝠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