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曾经说过:“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荷西也曾说过:“每想拥抱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片雪,至此雪花拥抱撒哈拉! ”
有一种爱情叫三毛和荷西,撒哈拉沙漠记得三毛和荷西永恒的爱情。
通过《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可以看到三毛活得如此明白,如此炙热,用生命和爱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但是,这位通透的女子却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为何?或许她生前的最后一组照片给我们揭晓了答案。
她走了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医院女工发现了被尼龙丝袜吊颈的一位女病人,随着一声惊呼,“三毛走了!她走了!”
消息传出,文坛炸了锅,各种质疑、揣测充斥,没有人相信这么热爱生活的她,怎么舍得离开这个世界,人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但是看到最后一组照片,她的神态憔悴,结局也许早已经注定。
以前的她总是笑眼盈盈地注视着镜头,灿烂而张扬,或者是看着荷西充满着爱意,自信与笑容。
可是,在三毛结束西藏旅行后,在看到摄影师拍的照片,不再是以前自信而有活力的三毛,引入眼帘的是面容憔悴,整张脸瘦瘦的,眼睛空洞,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后面还有几张三毛披头散发,没有放飞自我的态度,而是一种丧失生活的表现。
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三毛最后一组照片,似乎也让我们看到了她为自杀埋下了伏笔。
通过三毛的文字,我们知道三毛对生命的理解和世人是不一样的,她相信人活着的时候有肉体,但是也相信人死后有灵魂的,她选择结束,可能也是开始。
而对世人来说,三毛是去追随荷西了,既然生不能在一起,那就让死后的灵魂相聚吧,所以她相信荷西一定在另一个世界等着她,等着与她的灵魂契合。
对于三毛来说,她并不认定是死亡,是结束,而是去赴约,去赴和荷西在另一个世界的约会吧。
还记得她走的时候说:“好了”,想来她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满意了吧,一切都准备好了。
处理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而等着与荷西的灵魂汇合,可能这对世人来说是结束,而对于三毛和荷西来说是开始吧。
初识三毛年少的时候,对知识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仿佛干瘪的海绵,总是想寻找浩瀚的大海,用来汲取力量。
大部分人是通过《撒哈拉的故事》与三毛的初识的,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三毛炙热、真诚、明白的一生。
在那个年少的时代,好像很多事情都觉得很拧巴:冲动与无知并存、冷静与狂躁胶着、勇敢与懦弱又对抗。
总想着快快长大,摆脱身边的一切,却又因为一无所有和一无所知而显得非常幼稚。
这个时候三毛好像一盏灯塔,“嘭”的一声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我们携着书和笔漫游世界的三毛,走进了她创造的充满传奇、浪漫和些许悲伤的新世界,就会感觉自己仿佛就是三毛,随着她的笔在重历她的人生,心情也随着她的笔而跌宕起伏。
三毛的文笔是真实、朴素、有时候又带着些许幽默的,仿佛充满了魔力,让一个个接触到三毛的人们为之着迷,为之炙热。
撒哈拉的印记《撒哈拉的沙漠》这本书,可以读尽三毛的人生,一页页纸上写满了这个明朗的女子对生活的爱、对荷西的爱。
平凡中孕育着浓烈、简单中叠加着浪漫、迷茫中又透着智慧,我们似乎是穿过薄薄的书页,躲在三毛身后看着她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炙热地生活着。
看着三毛在异国他乡奇妙的经历,看着她与荷西的相遇相知,看着她和荷西在沙漠里面筑造的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家,看着她与沙漠里面邻居的斗智斗勇,看着她和荷西在沙漠里面播下的一颗颗爱的种子。
我们的心情也会随着三毛的笔触,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时而无奈,跟着哭、跟着笑。
就像三毛书中所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一遭啊”。
而她真的是这样做的,细细品味生命所赐予的任何事物,在撒哈拉沙漠里仍然保持着长发的三毛,在无垠的沙漠里依偎在荷西的怀里,她也一直是坚韧明媚的女子。
热爱生活的三毛也非常喜欢拍照,她总是喜欢拍她和荷西的合照,这些合照里总是三毛总是拥有着爱情的滋润而绽放的灿烂而明媚的笑容。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三毛为什么选择荷西?这样一看,一切都有了答案,她这一生遇见过很多优秀的男人,却没有人比荷西更懂她,包容她,就像她另一个自己。
这就是三毛认定的爱情吧: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一切的前提就是有你有我就够了。
经历过最了解、最炙热、也最平凡的感情,失去了,以后的感情也是无人可施,无处安放了吧,这种浓烈可能只有荷西能理解她吧。
看完三毛的一生,就爱上了她这样的人,就很向往那种生活的态度,但并不是说就要像她那样到处去旅行,过她那样的一模一样的生活。
三毛活得如此明白,如此炙热,用生命和爱情留下印记。
我们也可以把一切不起眼的事物变得让人耳目一新!和平凡的她一样走过平淡平静平庸,但是有滋有味有趣的一生!
就像三毛说的那样:其实活着还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是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去温暖别人,把柴米油盐过成诗,不在于地点,而在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