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浣碧这个人物,总会有一点遗憾。
她一路跟甄嬛走来,经历过辉煌,也承受过苦难。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却依然没有什么长进。
虽然嫁给了心仪的果郡王,但没有得到过丈夫一点爱。
最后也因果郡王之死,自己一头撞到棺材上。
浣碧用她的死,换取了和果郡王合葬的机会。
可叹可惜可悲。
浣碧的出身是她一生的痛同样是父亲的女儿,一个就可以为家族耀祖,一个却只能做侍女。
浣碧心中有多大的不平和不甘,只有她自己知道。
当甄嬛得宠,曹贵人忽悠她陷害甄嬛,她一下子就上当了。
那个时候,浣碧对甄嬛没有感恩之心,有的只有嫉妒。
可是一个人的出身不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心境。
曾经以为,浣碧和甄嬛经历了许多,会变得更沉稳和豁然。
当果郡王的香包掉落,浣碧主动站出来承认,让甄嬛免于怀疑。
正因如此,甄嬛顺理认了浣碧,皇上也赐婚于果郡王。
这一系列操作是为了让浣碧身份尊贵,这也是浣碧所求。
当内务府选了名字时,浣碧会问为什么从玉不从女。
这一点足以说明,浣碧倾尽一生,想为自己换一个高贵身份。
现实中也一样,曾有一个笑谈,如果我爹是王健林,也能创造更大收益。
但出身不能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心态,和匹配自己的人生方向。
如浣碧,她的心高气傲和她的思维经历不匹配,这也是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试想着,如果当年浣碧选择了阿晋,或许会幸福。
浣碧的认知水平太低崔槿汐同样也是甄嬛的侍女,对甄嬛的帮助极大。
刚入宫时,槿汐作为宫里老人,为甄嬛分析利弊。
每当甄嬛迷茫时她都能给出正确方向。
甄嬛当初选择重新回宫,槿汐更是与苏培盛对食换取机会。
其实这里槿汐也是为自己寻求一个退路。
靠人不如靠己,甄嬛懂,槿汐也懂。
重新回宫的甄嬛更是谨小慎微。
因为甄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对事对人都是有目的性,而不是单凭喜好。
但反观浣碧,回宫后却比甄嬛还飘。
她会吐槽宁贵人桀骜不驯,埋怨甄嬛送布料。
她还会气急败坏说甄嬛不应该相信安陵容。
她对于孟静娴的痴心冷嘲热讽。
最不解的是,对于深陷慎刑司的槿汐,抱有不救之心。
这一路走来,浣碧的认知从来没有提升过。
她依然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对人对事。
只是贪图一时的嘴快,不计后果。
最难得的心态就是对事不对人我们常常说,对事不对人。
我为什么不满,我只是表达这件事的不满。
但现实中,做到这一点太难了。
人们总会不自觉就把对人的情绪表现出来。
不过对于这一点,甄嬛却做得非常好。
上到皇上妃嫔,下到奴才侍女,甄嬛拿捏也很到位。
就比如,对于甄嬛第一个首领太监康禄海。
一个在她最困难时刻离她而去的人。
甄嬛也愿意在丽嫔面前救他一把。
回宫以后,甄嬛为了自己目的。
笼络陷害她的敬妃,桀骜不驯的宁贵人。
回宫以后的甄嬛,段位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就如她说的,留下我有用的,剪去我不需要的。
但做这些事情,都在甄嬛的情感控制范围内。
这也是为什么甄嬛最后能成为赢家的原因之一。
不以自我喜好对事对人,不断提升自我认知。
这是我们值得努力完善的性格。
甄嬛传甄嬛苏培盛孟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