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挑剔大于满意,别让批评多过赞美。
席慕蓉说过这样一段话:
家的定义不是房子,它应该是一个有爱你的人,有你的父母,有你的童年,有你的妻子,有你生活奋斗的痕迹。
你的所有人生,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发生了,那里就是你的家。
家的温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
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看看网上流传的这6张图片就知道了。
1
积极对话vs消极对话
听过这样一句话:“语言,要么是窗,要么是墙,全看你抱着怎样的态度。”
在家庭中,家人之间遇到事情,若总是消极对话,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感情也会慢慢破裂。
心理学家陈海贤,曾讲过一个故事。
他有个朋友阿伟,平时热衷于提升自己,有空不是在家看书,就是去外面听课。
可对于阿伟的兴趣,妻子却非常不理解,很快两人就产生冲突。
妻子经常嘲讽他说:
“你以为还在学校呢,有那工夫不如花在工作上,老老实实挣钱比什么都强。”
阿伟也不甘示弱地回击说:“除了柴米油盐,你还懂啥。”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彼此就互不搭理,冷战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离婚了。
法国心理学家勒洛尔说:
“如果你能克制自己,不把情绪带入沟通当中,而是就事论事,那么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大幅提升。”
一家人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和碰撞,若一味埋怨指责,只会让整个家庭分崩离析。
遇事不妨心平气和点,有话好好说,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对抗。
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再大的事也能妥善处理。
2
舒适vs紧张
美国心理学家萨巴瑞在《家庭的觉醒》里,讲了自身的经历。
有段时间,萨巴瑞因为工作,情绪非常不好。
回到家,孩子一哭闹,她就大声斥责,结果孩子哭得更凶。
老公下班后,做的事说的话稍有不对,她又大发雷霆。
最后不仅孩子天天撒泼打滚,老公也发了脾气,经常因一点小事跟自己爆发争吵。
整个家的氛围变得紧张和压抑,每个人都感到不开心。
看到这个结果,萨巴瑞开始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情绪。
孩子淘气,她就给他拥抱和安慰,陪他玩耍,对老公她也给予更多沟通和包容。
慢慢地,家庭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作家姚乐丝·卡耐基说过:
“不要太注重家庭的外观及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家庭里特有的充满了爱、温暖与明朗的气氛。”
相比于压抑的气氛,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使得家人彼此间更加亲近,相处也更舒服。
在这种氛围里,每个成员都能感到自在温暖。
一个充满轻松与趣味的家庭,才会相处不累,和和美美。
3
赞美vs指责
作家安徒生写过一则故事。
有个淳朴的老头,他把自家的马赶到集市,想要换点“有用的东西”。
他先是把马换成了牛,接着用牛换了羊,后来,又把羊换成鹅,鹅换成鸡……换到最后,换了一堆烂苹果。
用一匹大马换来一堆烂苹果,很多人都觉得老头这次回去,少不了要挨顿骂。
没想到他回家后,却得到了一个甜甜的吻。
当老头讲起交易的经历,无论换了什么,老婆子都开心地说:“那简直是太好了。”
最后,老婆子夸赞他说:“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故事里的老头子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但老太婆不仅没有责备,反而总是无条件相信他。
很多不幸福的家庭,归咎起来往往都是因为一句责备,一次抱怨。
听过一句话:“和家人相处,别让挑剔大于满意,别让批评多过赞美。”
在家庭中,遇到事情,与其吹毛求疵,不如多些肯定。
一个家庭保持和谐的秘诀,不过是懂得体谅彼此的苦,欣赏彼此的好。
4
以身作则vs粗暴教育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在家庭中,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与其粗暴对待,不如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香港艺人陈美龄,曾因为儿子们不爱学习,感到非常头疼。
一开始,她严厉地训斥他们,逼迫他们看书写字。
没想到激起孩子的叛逆心,他们不仅更讨厌学习,甚至对母亲也产生抗拒心理。
后来陈美龄便改变策略,她主动报了班,拿起书本,继续自己的学业。
每天在家里,她也投入大量时间看书,做功课。
看到妈妈这么勤奋努力,儿子们受到感染,也有样学样,很快都爱上了学习。
后来,陈美龄取得了教育学博士学位,她的三个儿子也全部考入斯坦福大学。
有句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
想让孩子学会节约,你得先吃光碗里的饭菜;要求孩子懂得礼貌,你得先保证自己对人彬彬有礼。
父母以身作则,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慢慢实现蜕变。
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5
陪伴vs疏离
《朗读者》中,有这样一句话: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20世纪80年代,牙科医生爱德华家的小儿子迷上电影。
父亲便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每天陪儿子玩摄影,最后还拍了部影片。
10岁那年,孩子对编程产生兴趣。
当时互联网刚兴起,爱德华虽然不了解,但仍陪着孩子一起捣鼓。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创立了脸书的扎克伯格。
而成名后的扎克伯格,无论日程安排再紧密,每周都会专门抽一天与家人聚会。
几十年来,无论大事小事,他们彼此之间相互陪伴,从不缺席。
正如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在这个什么都是快节奏的年代,时间太宝贵,应该把它留给最爱我们的家人。
对一个人而言,最欣喜的事,也莫过于有家可回,有人在等,有盏灯为你留守。
6
敞开心扉vs拒绝沟通
网上有人曾问:“家人相处最可怕的状态是什么?”
底下有高赞回复说:“最可怕的就是拒绝交流,你不说,我也不说,慢慢就有了隔阂。”
演员倪虹洁曾讲述过自己的经历。
倪虹洁的父母,对她进入演艺圈一直不赞同。
一次,全家人正在吃晚饭,电视里突然播放了倪虹洁拍的内衣广告。
瞬间,饭桌上鸦雀无声。
父母双双选择埋头吃饭,一句话也不说,直到广告播放结束。
她在节目采访时坦言:
“对于这件事,我们就总是回避,要不就不说,要不就当没发生过一样,大家都别别扭扭,特别难受。”
这让她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膜,家里氛围也总是很沉重。
缺乏沟通的家庭,相当于每个人的内心都上了一把锁。
在沉默不语中,把家人关在了门外。
林清玄说过一句话:“心扉的突然洞开,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只有彼此打开心门,才能把事情说开,将误会消解,家才能平顺安宁。
▽
有人曾问杨绛先生:“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是成为作家吗?”
杨绛笑着回答说:“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个好家。”
人这一生,无论在外面走多远,家都是最终的港湾与归宿。
一家人其乐融融,比赢得全世界更有意义。
愿你我读懂这6张图,用心经营好家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美满。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倪虹洁陈美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