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带着新奇的视角,重新定义中国人必不可缺的“春晚”:
“如果一个地区的中国人数量超过一定指标以后,就会想强烈地举办春晚,不举办那就憋得慌”。
这山寨春晚,笑不活了第一眼海报给人的感觉就不是什么“正经”公司出品,导演汪英伦更是完全查不到资料。
片名也几乎能让整体风格一览无遗。
《春晚》的故事情节其实也非常简单,讲述了一群加拿大华人举办春晚的前后故事。
观看感主要分为三个波动:
前30分钟,“什么玩意,豆瓣高分怎么来的?”
第二个30分钟,“有那么好笑吗,捧得太高了吧”
最后30分钟,又理解了高赞评论中“笑不活了”和“荒诞而真实”的评价。
以伪纪录片形式。
镜头全程手持,无明星,大量非职业演员的参演,如果不是那些熟悉的讽刺梗,你甚至可能真的会认为这是哪个民间团体集体活动的幕后实录。
开篇通过街头采访直接为电影定调。
采访对象不乏海外华人、日本人、黑人,以及......狗。
对于看不看春晚这个话题,有人回答偏向于:被逼着看。
有人直言从没看过。
狗:......
继而由一位山寨老专家进行解读,从生物学和民俗学角度论证春晚的源远流长,在李白诗中早有考证——《臼石太娴》就是太闲。
这不,冰糖葫芦国际华人艺术文化交流发展有限社团团长就闲不住的发动了一场“海外华人春晚”。
没导演、没场地还没钱,已经预示了场春晚的困难重重。
光看海报就是有多“不像话”没眼看。
从导演卜建辽(不见了),到场地负责人赵补拙(找不着)、节目负责人肖点滴(笑点低)、宣传负责人钱木柚(钱没有)……
节目招募时。
一位表演隐身术的大哥说,我只能在没有灯光的状态下表演。
一位表演读心术的大哥说,我正在阅读我自己的内心……
四位主持人,两位是临时补位的两位rapper。
于是“迎新春 豪情满怀谱诗篇”的满腔激昂之后。
接的是“hey yo hey yo brother”,既割裂又生出一丝和谐。
赞助商是保健按摩中心“好用力”,师傅叫“史大劲”,谐音梗已经被导演玩明白了。
抽奖环节“精美奖品”等到的是鸦雀无声,奖品是“购房80元奖券”和“免费激光脱毛5根”。
带来的节目也不会让你失望。
由广场舞阿姨表演的民族大型歌舞——《吐鲁番的葡萄干真干燥》。
演奏家“绫波丽”演奏“盲人”。
传统乐器表演,古筝加二胡表演。
最后还因为二胡不见了,只能用超现实乐器代替,荒诞之风尽显。
而赞助商想把产品摆到舞台上,也有所谓的“仙女”想带资进组,表演压轴大戏,又多了一些荒诞又真实的部分,取材于现实,显得格外讽刺
让人不禁反思,春晚到底是怎么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团队的负责人唐冰用一种模棱两可的话回答道,“春晚不再是春晚本身,而是他的象征性”。
他甚至带着一种“在如今春晚已经毫无价值,很多人只是活在一种集体的幻觉中,他们为了排春晚而排春晚,为了看春晚而看春晚,它就是一种媚俗、刻奇的存在。”的心理状态,导演了这场晚会。”
于是,镜头里最终呈现出来的这场《春晚》,可能比你公司的年会还要群魔乱舞,你很怕它办成了,又很怕它突然办不成了。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乍看“粗制滥造”的《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之所以能把大家逗笑,是因为足够荒诞,但荒诞的同时又交织着生活的真实感受,它不会逼着你去认同什么,但是想给你留下点什么。无厘头和恶搞的形式打破了观众的预期。
调侃、冒犯、讽刺贯穿这部喜剧。
他未必有多神,但一定很“灵”。
因为国产喜剧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怪圈,本来想解压来看的喜剧,你却想骗我眼泪,看完压力更大了。
以至于《春晚》展现荒诞而又现实的无厘头闹剧,仿佛重回当初看星爷电影的时光。
打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硬核煽情标签,抖完包袱,穿插几个观众了然于胸的梗,然后发现这些无厘头的故事何尝不是放大的生活原型。
影片没啥教育意义,只是真诚的解构复杂的生活,他们不怕冒犯,勇敢的表达着观众不过如此、艺术不过如此,却总以最能够被接受的方式回归简单的生活。
比起电影镜头里那些熟悉的套路,导演汪英伦呈现的《春晚》你可以看到生涩甚至是粗糙。
但你绝对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诚,随处埋下的大量伏笔。
你以为不重要的背景板和无所谓的群演,却与后面的情节环环相扣就会让影片格外的出彩,格外的抓人眼球。
甚至,角色也被演员塑造的非常独特,人设很大一部分都用名字“暗示”了,且你会觉得就是你生活当中会遇到的那种人。
欢快且荒诞的同时,它一定程度上讽刺了现实,又有深意,这种讽刺圆滑又不世俗,灵活又不缺锋芒。
在这个充斥着宏大叙事的年代,充满教育意义的尴尬正能量影片早就让观众审美疲劳,反而,乍然出现的,调侃着我们生活中真实痛点的网络文化却足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可以上映的电影已经看不到什么“真实地东西”了,正如团长在采访过程中,冷不丁的说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一味把电影做成太宏大的艺术,就会脱离群众。春晚,怎么变成了时代的眼泪?而电影引发的另一层思考,“这个时代,春晚,到底意味着什么?”
印象里的春晚是好看的,歌功颂德,语言类节目还容许讽刺,不扫福字也不摇红包,可是不知道成何时起,端正变成了春晚的刻板印象,它变成一种平衡过度的产物。
春晚为了春晚而存在,完全为了营造一些子虚乌有的节日氛围,偶尔强行融梗却显得尴尬又无趣。
全员敏感的年代,春晚的目标变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稍显锋芒必遭淘汰。
于是,那个象征着国内最经典的节目,只剩下“团团圆圆包饺子”,和十年如一日的“难忘今宵”。
不是年轻人不懂得欣赏春晚了,而是春晚走向劣质和滑坡后被年轻人淘汰了。
“上个世纪的春晚”似乎只剩下了怀念。
80年代的它草莽又带劲儿,敢让观众通过电话点播节目,还引入午夜迪斯科轰炸全场。
90年代春晚堪称“神仙打架”,各大小品之神轮番上阵,留下的经典至今可以回味。
那时候的春晚,以快乐为大,以包容为大,即使经济不够当下富足,但普通老百姓也能在“精神上吃饱”了。
即使新生阶段的春晚是有瑕疵的、有粗糙的,但是也能让我们在除夕夜里毫无负担地笑着、乐呵着,茶余饭后品一品——“嗯,有点儿东西。”
反倒如今,技术精湛了,春晚的高光却一去不返。
《春晚》就是看完会生出这样的思考。
一群远在异国的同胞,与其说组织一场特别的“春晚”,不如说是通过这种中国符号完成一次思乡的抚慰。
国人需要春晚,因为它能成为某种精神寄托,但这些年的春晚只能让我们生出怒其不争的无奈。
春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