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翁帆结婚,已经16年了。这16年来,他们受到的质疑和非议,远比祝福要多。然而,从不被人看好的这段婚姻,却成了爱情最迷人的样子。
世俗的人,总以名和利来界定这份28新娘82郎的结合,但我却深信他们心中有爱,就像萨特跟伏波娃说的:“我们的结合是一种本质上的爱。”
人间的爱有很多种,大多数人的结合,是一种“偶然的爱”,比如你可能会喜欢不止一个异性,也或者有不同的异性会喜欢你,你们的遇见,只是一种大概率偶然事件,却偏偏不是唯一。
哲学家萨特和爱侣伏波娃认为,本质上的爱,是灵魂的深深相依,身体可以是自由的,但精神上却是唯一的。彼此离不开,在各自心里都有唯一性,这就是本质上的爱。
不管你说翁帆是图什么,杨振宁如何为老不尊,都改变不了他们相扶相携的十几年婚姻,这早已不是一句名利就能概括的,毕竟戴有色眼镜看人很容易,但看透人心却很难。
翁帆当然不是杨振宁的唯一妻子,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是国军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一位民国顶级名媛。杜致礼去世前,是见过翁帆的,她也很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姑娘。
最主要的是,如果你看了翁帆和杜致礼年轻时候的照片,就会惊叹:原来她俩长得这么像,如同一个人一样!杨振宁眼里的翁帆,何尝没有杜致礼年轻时的影子。当然,这个影子也是独一无二的。
翁帆(右)和年轻时候的杜致礼(左),几乎一模一样,如同姐妹
杨振宁曾给翁帆写下情话:
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是的,永远的青春。
70多年前,杨振宁和杜致礼的遇见,就是这样一场青春的欢喜,也正是杜致礼的爱,让杨振宁一直保有爱的能力,有一颗年轻的心。因而当他遇见翁帆时,不至于爱无能。
名媛杜致礼: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一切都像一场轮回一样,翁帆28岁时嫁给了杨振宁,杨振宁28岁那年娶了杜致礼。
杜致礼是陕西米脂人,米脂是有名的美人窝。她的父亲杜聿明作为国军名将,从小对她的影响非常大。
生在军人家庭的杜致礼,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但她并不呆板和墨守成规,她热爱文学和音乐,不仅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深受蒋介石和宋美龄喜欢。
杜致礼和杨振宁结婚照
还未成年,杜致礼就已具备一个名媛应有的气质了,当时国军高级将领们都说:“能娶到杜致礼这样大家闺秀的人,必定是几世修来的福气。”
没想到,这个福气就落在了杨振宁身上。
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最关键的时期,杜聿明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赴缅甸抗日,杜致礼则留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她是全校公认的校花。
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的最高学府,无数精英汇聚于此,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
杨振宁也是书香名门之后,这年,22岁他刚从西南联大物理研究所硕士毕业,获得了公费赴美留学资格,办理出国手续期间,在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的父亲引荐下,为附中学生代课教数学。
就是这时,杨振宁认识了17岁的杜致礼。杜致礼气质出众又多才多艺,很快就引起了杨振宁的特别注意,而年轻帅气又博学多才的他,也让杜致礼难以忘怀。
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是抗日名将
不过,毕竟是师生,再加上战乱时期,杨振宁只代了不到一年课,所以两人并没发生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他们发乎情,止于礼。
如果一切都止于此,那么多少会有些遗憾,时代和命运助推了他们一把。
1945年,杨振宁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
1947年,杜致礼准备陪同卧病在床的父亲赴美就医,但临行前,因杜聿明得罪了蒋介石,被扣下了护照,杜致礼不得不只身前往美国留学。
在宋美龄的安排下,杜致礼进了宋美龄曾经的母校,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女子贵族学院,攻读英国文学。
不料,在随后的淮海战役中,杜聿明兵败被俘,杜致礼失去了生活来源,家道中落的她,不得不转到免费的纽约圣文森学院。
年轻时的杜致礼是妥妥的名媛闺秀
1949年,杨振宁已经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了,他和李政道合作,没几年便提出了震惊科学界的宇称不守恒理论。
这年圣诞节,杜致礼孤零零一人来到普林斯顿一家名为“茶园餐厅”的中国餐馆吃饭,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他正是杨振宁。
奇妙的命运,让处在异国他乡的两个人再次相遇了,再次重逢,彼此依然是那个最优秀的人,他们都在变得更好,没有谁掉队。
两人聊得很投机,一直聊到饭馆打烊才离开,感情的线,就这样续上了。
杨振宁后来回忆说:
我并不知道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那家饭店的。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可命运之神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可见命运之神是非常眷顾他俩的。重逢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夏天,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美国结婚了,那年她23岁,他28岁。
婚后,杜致礼进入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中文,杨振宁则继续在普林斯顿研究基本粒子。
理工男和文艺女的结合,让生活精致而不枯燥。杜致礼把自己对文学、音乐的爱好,带到了家庭中,有位记者说:“一板一眼的科学家与纤细的文学心灵,度过了53年,是恰好的婚姻生活。”
对此,杜致礼本人也认为:“如果是两个物理学家结婚,上班、下班都谈物理,岂不枯燥?”她对自己的婚姻是非常满意的。
杜致礼不仅是一位大家闺秀,也是一个贤妻良母,她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敦厚和吃苦耐劳,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丈夫可以安心做学问,搞实验。
1957年,杜致礼手挽瑞典国王,谈笑风生
1957年,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杜致礼随丈夫前往瑞典领奖。
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仪式上,当杨振宁从瑞典国王手中领过奖杯时,最激动和高兴的,就是杜致礼了,她难掩自豪与骄傲,她中国女性的优雅与魅力,也让西方为之倾倒。
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连续三年回国探亲、讲学,开启了中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受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的热情接待,夫妇二人回美国后,极力宣传新中国的成就和友好理念,影响和改变着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
1995年,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英文系大一学生翁帆有幸被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奇妙的缘分把三人捆绑在了一起。
1971年,杨振宁受到周总理接见
翁帆聪明机灵,性格率真,杨振宁和杜致礼对她的印象都非常好。在结束学术交流回到美国后,翁帆和夫妇二人都保持了书信往来。
也许是上天不愿杨振宁过早离开,也许是有意要安排一个继任天使来照顾老科学家的晚年,总之,翁帆就这样走进了杨振宁的生活。
2003年,75岁的杜致礼因病去世,她的人生早已圆满。她被誉为“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什么是最好的爱情?就是你很优秀,我也不差,杜致礼和杨振宁53年的相濡以沫,便是如此。
左起:翁帆、杨振宁杜致礼夫妇
崇拜者翁帆:身为失婚者走进彼此心里杜致礼去世后,在美国已无任何留恋的杨振宁,回到了祖国。
2003年底回国后,杨振宁在清华大学讲授物理,同时往返于香港。在这期间,他和翁帆的联系,又多了起来。
自1995年汕头大学初见时,已经过去了快十年,彼此又都经历了很多人事,但不变的是两人心中的那份热忱。
翁帆在从汕头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工作,并和一个职员结了婚,但婚姻并不长久,两人志趣理想和追求都不在一条线上,不到两年就离了婚。
2002年,经历了失败婚姻的翁帆,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攻读硕士,此时她已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姑娘了,而是出落得美丽大方,知性优雅。
杨振宁和翁帆
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突然接到杨振宁的电话,约她到中山大学见面。两人多年未见,翁帆心里有些紧张。
此时,一个是刚丧偶的世界级物理学泰斗,一个是刚经历失败婚姻的研究生,两人似乎有很大距离。然而,爱情来了,年龄和距离又怎么会是问题?
翁帆再次见到杨振宁,站在她面前的长者不仅没有明显衰老的痕迹,而且还很健朗、健谈,思维也很敏捷,这让翁帆紧张的心放松了下来,她不再拘谨,轻松随意地和他交谈。
这次见面后,杨振宁孤老的心被率真优雅的翁帆温暖到了,他心中的爱再次被唤醒,此后便常常给翁帆打电话。
两人的心都经历了一个痛苦的纠结和挣扎,毕竟悬殊的年龄、地位在那儿,人言可畏,世俗的流言蜚语极可能会毁了他们的幸福,好在两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心。
杨振宁和翁帆,和普通情侣没区别
一次,正在广州街头和好友漫步的翁帆,突然接到杨振宁电话,两人热络地聊了起来,被晾在一边的好友看出了苗头,打趣道:
杨教授是不是喜欢上你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如果不是喜欢上你,不会这么频繁地给你打电话。
翁帆一下子脸就红了,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情感上已经依赖上了杨振宁。此后,杨振宁经常约翁帆一起出去,或邀请她去家里做客,两人总也有说不完的话。
翁帆发现,相比不靠谱的同龄人,杨振宁更能让她感觉到安全踏实。她喜欢写诗,有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系博士说:“翁帆在英文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方面,的确很有天赋。”
杨振宁翁帆夫妇出席活动
人们渐渐发现,翁帆和杜致礼年轻的时候,真的很像,不只是外貌,而且都有一颗有趣的灵魂,都喜欢文学。对杨振宁来说,翁帆就是一个年轻版的杜致礼,他的爱情体验,只不过是重拾旧梦而已。
当然,翁帆和年轻时的杜致礼相比,肯定还是差了一截的,毕竟家庭背景和出生不同。但姻缘注定,最后陪杨振宁走到头的,是默默守护的翁帆,她和杜致礼,是一种接力。
杨振宁帮翁帆改诗,认为她是上天恩赐的最后礼物,并表示青春并不只和年纪有关,也和精神有关。
这,大概就是一种本质上的爱。
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翁帆认为杨振宁除了年纪大一点外,具备男人所有的魅力,于是她答应了大他54岁的男人的求婚。
2004年11月,杨振宁和翁帆在北京结婚,世人震动,反对声此起彼伏,其中不乏恶意的谩骂,不过心中有爱的两人对此置若罔闻,只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按杨振宁的话说,翁帆是个“生机勃勃而又可爱俏皮”的姑娘,她活泼,爱旅游爱爬山,也爱熬夜上网。但为了照顾杨振宁的作息,让他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翁帆主动做出了很多改变,她每天都会陪杨振宁早睡,坚持了16年。
杨振宁和翁帆出行,总是亲密地手拉手,而且十指相扣,杨振宁给翁帆讲一些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故事,或者讲他从前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故事,翁帆总是温顺地听着,他俩都爱看历史剧和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看后会一起讨论其中情节。
从杨振宁身上,翁帆获得了很多精神养料,杨振宁也被翁帆照顾的很好,至今98岁了依然行走稳健,身体硬朗。
翁帆对杨振宁最初首先是基于一种崇拜,但走在一起后,却发现彼此就是那个对的人,是那种本质上的爱,让他们成了彼此后半生的唯一。
在一段婚姻中,共同的理想追求,同样的精神高度,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两样,才会有家和归途,不然都只是过客。
总结:找个天使替我来爱你对于翁帆和杨振宁的结合,如果杜致礼泉下有知,有话要说,那一定是:找个天使替我来爱你。
很多人会觉得,杨振宁既然那么爱杜致礼,为何还会再娶翁帆,这不是花心和不忠吗?
当然不是。杜致礼是寿终正寝,她生前享受了所有爱的美好,只不过命数在75岁,如果她也能活到100岁,那陪伴杨振宁到老的肯定是她。
杜致礼的一生已然圆满,杨振宁丧偶后再娶,并无不妥。难道看到杨振宁孤独终老,大家就开心了吗?亦或者,杜致礼难道愿意看到丈夫在自己死后终日孤苦无依?当然不会。
人们总说,翁帆和杨振宁的结合是各取所需,为名为利。但是婚姻和爱情,难道不是各取所需吗?如果你对爱人没有一点好处和帮助,一个人就可以过得很好,那还结婚干吗呢?年龄相当,出身 和地位一样的两个人,不一定会幸福。
杨振宁杜致礼夫妇
我们身边有太多爱情和婚姻的悲剧,大都是发生在同龄人之间,难道这些人对另一半就没有要求,没有需求吗?
以我来看,真正的各取所需,是汲取对方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是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和精神,让彼此在精神层面一致和谐。
杨振宁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不管是杜致礼,还是翁帆,首先都是他的精神爱侣,再加上彼此学识修养和气度的相似,才能走到一起,相扶相伴一生。
有人觉得翁帆不值,也有人觉得翁帆在装,但从28岁到40多岁,十几年时间的默默陪伴和付出,试问那些质疑爱情诚意的人,有几个能做到?
也许,杨振宁爱的,一直就是同一个人,他的爱从未变过;也许,翁帆就是杜致礼替丈夫找的那一位天使,把自己的爱延续在了她身上。这,何尝不是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另一种圆满呢。
无关他论,唯有祝福。
杨振宁翁帆杜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