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和孟静娴是同一天嫁给果郡王的,果郡王对她们两个其实都不是很满意。娶浣碧是因为那张在宴会上无意中掉落下来的甄嬛小像,
果郡王为了能隐瞒他和甄嬛之间的私情不得不同意了这门亲事;而孟静娴则是皇上因为要平衡官员的复杂关系,硬塞给果郡王的。
说起来两个人对于果郡王来说,都不是内心因为喜欢而要结下的良缘,按理来说,以后在婚姻中大体都不会多好。
但是,浣碧是幸运的,因为她和果郡王之间的关系中,添加了一个果郡王的死穴,那就是甄嬛。
浣碧是甄嬛的亲妹妹,甄嬛告诉了果郡王,甄嬛更是托付果郡王要善待浣碧,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其实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果郡王在同时迎娶了浣碧和孟静娴以后,也是让浣碧当家的,同样都是侧福晋,浣碧显然在最初是略胜孟静娴的。
大婚之夜,果郡王也是和浣碧同房的,所以,比起孟静娴来说,浣碧在得到果郡王更多宠爱这件事上,她是有很大优势的。
可是,不过数日后,果郡王来皇宫的时候,就只带了孟静娴,还给甄嬛和敬妃给瞧见了。而浣碧也因为被冷落,躲到了甄嬛宫里。
假如最初开始,浣碧处于劣势,我觉得没有什么可值得思考的,因为感情这事本来也没有道理可讲,很多时候不过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恶人自有恶人磨。
例如,不管孟静娴还是浣碧,无论对果郡王的爱有多深,或者说比起甄嬛有多么的优秀,就因为果郡王深爱甄嬛这一条,
其他的优点都靠后,或者连优点都谈不上,直接宣布完败。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对于果郡王来说,他的娶亲本就无关乎感情,而仅仅是找个人过日子而已。
假如仅仅站在过日子这个角度来评判的话,那真的就有了可以商讨的内容了,因为它是有规则可循的。
这个问题就如同我们和一个人打交道,你不要带着感情,而仅仅是工作上的,你还是会被某个人吸引。
无关于情感,而仅仅是这个人真的很优秀,他身上有一些品质是能让你不受控制去仰视的。
孟静娴之于浣碧,一方面是孟静娴身上有些东西是能吸引一个人去关注和珍惜的,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浣碧身上有一些思维认知是让人唾弃的。
她们两个就像是一个正一个负,都在和果郡王的生活中,走向自己的最大值。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浣碧有些可怜,不是可怜她的出身,而是可怜她没有学习的心态,跟了甄嬛那么久,
身边还有一个军师一般的瑾汐,而她却是生生没有学习到精华,而只是学习到了皮毛,好可惜。
今天我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分解一下浣碧是如何从最初的优势变成劣势的。
第一,没文化,精神层面无法和果郡王同频共道记得在甘露寺的时候,果郡王因为皇上患上了恶疾,需要进宫照顾,她和甄嬛飞鸽传信述说思念之情,用的是《九张机》。
果郡王一句: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甄嬛马上会对上: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浣碧看着他们两个对诗很有情趣,还让甄嬛教她认字,甄嬛当时疑惑地问她,你不是最不喜欢读书吗?
也就是说原来的浣碧就不喜欢读书,之所以让甄嬛教她读书,其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果郡王喜欢这些,
她想和果郡王能够进行交流。
可是,后来也不知道浣碧到底有没有真的下功夫用心读书呢?
从嫁给果郡王后的现实结果来看,是没有用心地去读的,或者说只是一时兴起,而根本就不是真心喜欢 ,所以最终没有坚持下来。
人的心一旦不种鲜花,就会长杂草。
她的不读书让她的理解很肤浅。
果郡王迎甄嬛回宫那一日,看着落花飘落,甄嬛触景生情,对果郡王说:王爷身沾落花,落花残败,本不是王爷该沾染上身的。
甄嬛在这里用落花比喻自己,暗示果郡王我已经是一朵凋零的落花,你就不要再珍惜了,即便再有不舍,你也要清醒你该放下了。
而浣碧是怎么做的呢?
她赶快跑过去把果郡王身上的落花拂去。果郡王没有看浣碧,推开了她的手说到:落花亦有人意,拂去它做什么。
果郡王在告诉甄嬛,我就要怜惜这落花,我无法做到放下你。
甄嬛用落花暗喻自己,果郡王听懂了,他的回答甄嬛肯定也是听懂了,而浣碧则是连半点也没有弄懂。
果郡王看到天上飞的风筝,联想到甄嬛在宫中所处的危险,浣碧看到果郡王看风筝,问了一句:王爷喜欢看风筝啊。
且不说他们两个本来没有情爱,就是横亘在他们两个对一件事理解层面的这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也是生活在一起无法正常进行的。
不能用心去读书,这一条就堵死了浣碧和果郡王想在精神层面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
而孟静娴呢?
从言谈举止,就可以看出是个知书达理,读了很多书的女子。
甄嬛见到果郡王带着孟静娴一起去宫中的那次中,甄嬛对孟静娴说道:福晋过虑了。听闻娴福晋颇通诗书,怎能说是拖累呢?
甄嬛为何会把颇通诗书这个关于孟静娴的特征专门提出呢?
因为甄嬛发觉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皇子们来说,交流沟通假如不懂诗书是无法同频共道的。
浣碧不具有,而孟静娴则具有。
甄嬛或许在潜意识中担心孟静娴会在和果郡王日后长久的相处中,和果郡王在精神层面有了共同语言。
果郡王会冷落浣碧。
因为有些东西是无法用强硬的外界手段左右的了的,可以用手段干预果郡王娶浣碧,但是无法干预果郡王和浣碧举案齐眉。
其实,这也正是果郡王后来冷落浣碧,而比起以前要善待孟静娴的一个原因。
艾明雅说过一段话特别有意思:什么叫做婚姻。婚姻就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去哪里。如果这几个基本点都不能一致,苍天啊,那要吵到什么时候为止?
当两个人在精神层面不同频的话,就会出现晚上去哪里无法达成一致,最后导致吵架,或者觉得不是一路人的尴尬局面出现。
于是,关系自然会生疏。
浣碧比起孟静娴就输在了这一点上。
第二、浣碧负面情绪太多,果郡王是一个乐观阔达之人。甄嬛:你在我这已经呆了好几日了,你再不回去,王爷会担心的。
浣碧:王爷待孟静娴比待我亲近,府里的人也竟渐渐势利了起来。回去了也没什么意思。
浣碧因为果郡王偏心孟静娴心里不舒服,就跑到了甄嬛这里。
我在(怎样可以预测出你和一个人在一起后能相处和睦?)一文中,专门阐述了一个人遇到问题后的反应直接决定她是否能和异性和睦相处。
浣碧遇到了问题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释放情绪,抱怨,推卸责任,都在我总结的几种负面解决问题的类型中。
而甄嬛和槿汐每次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思维是罗列分解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其中包括了复盘,总结,寻找原因等等。
而浣碧一样都不具有。
浣碧回答甄嬛她不愿意回去的原因中,责任是果郡王和府中的人,没有她的原因。从她的回答可以看出,她没有半点反思。
也就是说她从来就没有想过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的思维也是她多年无法成长,即便和高手在一起休戚相关,依然无法学习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根源性原因。
浣碧和叶澜依只是见过几面,还没有打过交道,她就各种说叶澜依坏话,甄嬛说了她几句,她回答的是:我就看不惯她那轻狂样。
浣碧看人看事,只是表达情绪。
在皇上已经开始怀疑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要把甄嬛嫁到准葛尔去,果郡王准备带兵追出去时,浣碧劝诫果郡王的时候,还是表达情绪。
浣碧:你就那么在意长姐吗?在意到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吗?
她哪里为了保全你,她分明为了保全自己。不和亲就只有死路一条,和亲或许还能活命,王爷难道你还不知道长姐的脾气吗?当初她在得知你的死讯没多久,她就回宫了,你为什么要为了她,放弃你的平安尊荣呢?
不光情绪化,还在否定别人,说话的内容中负面占有比例过大。
这样的说话方式,让浣碧哪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说出来都会让人很难喜欢她。
她原来在和甄嬛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性无意识地发牢骚,抱怨谁谁谁都不对,这样的抱怨,除了给自己和身边人添堵,带来更大的郁闷以外,
根本于解决问题毫无用处。
一次两次身边人可以忍受,时间一长,人就很难喜欢了,尤其是果郡王这种乐观阔达之人。
而孟静娴呢?
洞房花烛夜那晚,果郡王去了浣碧那里,贴身丫鬟来为孟静娴抱不平,孟静娴则非常淡定地说:嫁过来就知道是什么样子,这还是第一夜呢……往后叹气的日子更多。
她毫无抱怨的言语,相反还在安慰贴身丫鬟。剧中孟静娴很少出境,不过,仅仅几次就可看出她绝对不是一个爱抱怨,负面情绪过多的人。
看到浣碧身上的这两大缺点后,我们要对照自己,去完善奥!
甄嬛传甄嬛孟静娴叶澜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