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剃头死舅舅”的习俗;
当然,“正月剃头死舅舅”并不属实,事实证明,正月剃头和舅舅的生死存亡并没有任何关系,舅舅也不会受此影响,但依旧有很多人遵守着这条习俗。
那这条习俗是因何而来呢?关于它的来源有多种版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版本一
根据《掖县志》卷二《风俗》中的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话说明末清初,当时清朝刚入关,命令所有百姓必须剃发,为此还颁布了剃发令。
但清初的剃发实际上面积比较大,是在后脑部仅有金钱大小的面积蓄长发,打成辫子,由于蓄发面积不大,所以辫子细小。
这与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相冲突,再者,当时诸多百姓怀念明朝,因此百姓们都不愿意剃发。
清朝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强推剃发令,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下令在北京的前门、地安门、东西四牌楼等主要的路口设立席棚,免费给来往的行人剃头。规定官,军,民一律剃发,违者按逆贼论斩!
这道严厉的“剃发令”在民间掀起反抗浪潮,有人甚至喊出了“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的口号。
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大刀,为了保住项上人头,许多人被迫剃发。但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即是一种反抗形式。
于是就有了正月里不剃头以表示“思旧”的习俗,有思念旧朝的意味。因为“死舅”是“思旧”的谐音,经过人们误传就成了“死舅”,慢慢就有了“正月不剃头以表思旧的说法。
还有说法认为是当时的百姓为了反抗清朝贵族的统治,有人特地编造出了正月剃头会死舅舅的说法,号召大家留发思旧。
还有说法认为是避免因“思旧”遭到清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舅”,用“思念舅舅”来为正月不剃头做解释。
后来,“思舅”被讹传为“死舅”,越传越离谱,也就有了后来正月不剃头,因为死舅的说法。为了保护舅舅,正月自然不能剃头了。
版本二
因为头发的“发”与“发财”,“发达”等词相关,为了保持一年的好运,在正月时一般不进行这些寓意不好的活动。
为了讨个吉利,于是正月时就不剃发,但为了增加合理性,又和“死舅”给联系上了。
版本三
话说古时候有个穷孩子,从小父母双亡,自小跟着舅舅长大。他十分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舅舅。后来他成了一个剃头匠,过年时经常为舅舅剃发。因为其手艺精湛,人人赞颂。
舅舅见他学有所成,心中也是十分欢喜,以后每年正月都要他为自己剃头。后来舅舅去世,剃头匠十分伤心,非常思念舅舅。慢慢地“思舅”被误传成了“死舅”。就从“正月剃头思舅”,变成了“正月剃头死舅”。
但不管怎么说,正月剃头并不会伤害到舅舅。很多人也明白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如果舅舅会介意,那正月还是不要剃发了,免得伤了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