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暑期的影视剧,Sir觉得,那是嗑糖的天下。
大大小小的热搜里,住着大大小小的CP。
能不能嗑得满足,成为衡量一部作品能不能火起来的重要指标。
当前几天,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热搜。
Sir稍微一怔。
#现在的影视作品还能带来思考吗#
思考?
好像是遗忘了许久的词。
再细看才发现。
这是最近开播的《圆桌派第六季》首期节目提出的问题。
主持人窦文涛请来人艺的李光复、濮存昕两位老戏骨,一起探讨戏剧的种种。
Sir看节目时的心情。
从津津有味,到沉默,最后陷入深思……
是的。
当今年影视圈可能最深刻的一次反思,在一档小众聊天节目上演时。
事情不再简单。
01
所有好戏都有思考
一部作品的“好”与“不好”,究竟有没有标准?
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
关于什么是好戏,李光复复述了曹禺先生的话:
什么是好戏?
不是剧场里面观众的热烈的掌声
也不是他们的叹息
和你一起流泪
而是走出剧场的时候
带着思索
思考社会
思考人生
思考命运
这段话是不是有点熟?
如果Sir再引用一段出过圈的“金句”,就会惊叹顶级艺术家是可以破壁共鸣的。
“电影不会带大家走进黑暗,而是带大家走过黑暗,在黑暗中考验,然后回归阳光,你就会明白如何面对生活。”
这是大导演李安说的。
这里的“明白”可不是轻飘飘的“我知道了”,而是披沥过黑暗,被考验过的个人感悟,即思考。
所以李安经典句式: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剑、一座断背山、一个王佳芝、一个少年派。
有心人能检索出背后思考出来的信息。
好电影、好戏都有让人思考的能量。
但这里“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拿节目里频频提到的《茶馆》举例。
电影版的《茶馆》可以在豆瓣拿到9.5分的超高分,为什么?
基础是文学性。
小小一个《茶馆》,有三代人、七十多个人物轮番登场,描绘出了上世纪50年的中国变迁史。
《茶馆》的经典输出是:莫谈国事。
来到茶馆,你可以斗蛐蛐、下象棋,提笼架鸟扯家常,就是不能讨论当时变幻莫测的时政。
然而,正是这些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众生相,折射着时代真相。
如提笼架鸟,是满清时代老北京城里八旗子弟的一种生活状态。而革命过后,茶馆里挂鸟笼的绳索便不见了。
以小见大,茶馆的变迁正对应着历史的变迁。
不仅故事本身好,《茶馆》的编剧也不落窠臼。
一般的剧作是怎么叙述的?
它们会设置一条主线,并根据主线剧情去设置冲突、发展剧情。
但《茶馆》呢,则是将整部话剧分为三个小单元故事,故事与故事间通过人物关系彼此连缀,汇成足以反映三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完全打破常规。
据说,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有朋友劝他在剧中设置一条主要线索和主要人物,按照古典章法来设置冲突,发展剧情,但都被他否定了。
老舍坚持说:“那样写的话可能比我写的更加像是戏剧,我十分感谢这种建议,但是不能采用,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不希望被老套子捆住。”
比如Sir前面提到嗑糖,很多观众会开玩笑要给编剧“递刀片”,原因很简单,为什么不写he,而写be。
我们要的就是没有一个坏人的大团圆啊。
《茶馆》是he还是be?
表面看,三幕戏主角们越来越老,坏人们却络绎不绝轮番登场,越来越年轻。
从刘麻子到小刘麻子,从唐铁嘴到小唐铁嘴。
坏人们一代又一代如鱼得水,好人却年复一年不得好报。
而结尾又有“反转”。
三个老人颤颤巍巍碰头,王掌柜要拿绳子上吊。
长夜将尽,天光吐白,遥远处有《团结就是力量》的依稀乐声。
这就是辩证法,被挤压的希望看似微薄,却一定有惊人的反弹力。
是be吗?是,又不是。
好的文本结构决定了戏的亮相,是不是清奇骨骼、能不能惊为天人?
强烈的文学性则决定了戏的灵魂,是不是宝黛初见、能不能刻骨铭心?
从形式到内容,从感官到感受,从理性到感性,从即时性到延续性。
一部好戏就是这样击打观众的。
除了故事的细腻和编排上的创新,《茶馆》的台词也很讲究。
台词就是表达,用来传递信息、挑逗情绪。
用濮存昕的话说,老舍先生对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和用语习惯的了解,无人能及。
那是语文课本上教不出来的地道,只能深入生活中才能有所洞察。
而这些台词,体现着老舍先生的大幽默、大讽刺。
《茶馆》里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有潜台词,每个人都拐着弯儿说话。
秦二爷(蓝天野 饰)和庞太监(童超 饰)有一段交锋。
庞太监:这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
秦二爷:不敢。
庞太监:你比那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个财主都讲维新。
秦二爷:不能那么说吧,我这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咯。
庞太监:说得好,那咱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俩人你来我往,明着看句句是夸奖,暗地里却是在给对方下马威。
等到秦二爷离开茶馆,庞太监立马变脸:“凭什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斗嘴皮子!年头可真是改了啊。”
官家的气势便不再掩藏。
这种威胁,在那两个政府耳目对王掌柜(于是之 饰)索要保护费时也出现过。
俩人: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儿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掌柜:那您那点儿意思得多少啊?
俩人:哎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吧。你还能把那点儿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吗?
要不说汉语言博大精深呢,这几个“意思”,到底有几个“意思”,可得自己领悟了。
好的表达都是双轨甚至多轨的,尤其考验捕捉信息、情绪的听力。
落魄的常四爷发出一问: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谁爱我呀?”
没人能够回答。
这句台词也被认为是老舍流泪泣血的自我表达,依然无人能回答,无人敢回答。
它是百年叩问,承载的是卑微个体穷尽一生,鸡蛋撞石墙的孤绝。
所以,一部好戏的台词(表达)不能止于叙事。
类似的观点,姜文在《圆桌派》里也表达过,认为把事情说清楚没什么了不起,重要的是要观众听出弦外之音。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你现在还会觉得它是在说枪战戏的场面吗?
好文本给思考舞台,好表达给思考赛道,最终都是为了奔向观众的内心,扎根发芽,长出每一个人无法复制的感悟。
02
好演员是感叹号,也是问号再说演员。
有了好剧本,好台词,一部好戏也成了六七成。
但无论是话剧还是影视剧,戏都是要人演的,好演员则是大厦落成的砖块,没有他们,观众的感受也是破碎、冰冷的。
这点相信你们都有体会。
那么什么是好的表演?
濮存昕在《圆桌派》中分享自己讲课里面一条表演的标准时说,表演如果按十分打分:
三形儿,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
什么意思?
六分基本功,八分情感投入,十分随心所欲。
那演员的基本功是啥?
跳舞的,得形体好,有功夫。
唱歌的,得嗓子好,讲共鸣。
演戏的,李光复用了一个词。
树形。
不光是外形像那个角色,还得树心形,在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等方面,完全变成那一个人。
李光复分享了一个自己练功时的故事。
那时他演一个特殊时期里的傻小子,受人挤兑,行事卑微。
出场亮相第一句台词,四个字:
“二叔,忙哪!”
于是他天天想,时时练,下班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在路上琢磨台词,一不小心想入神了,台词从嘴里蹦出来,“二叔,忙哪!”
恰巧这时有路人经过,给他丢下了一句话:“神经病”。
哈哈哈。
可真正好演员,某程度上的确需要“神经”。
比如,那条投入生活的“神经”。
演早年间的“诈骗犯”,他对歹徒的手法那叫一个熟。
因为当过警察,专门抓过“切汇”的,细节全部记了下来。
比如,那条想象生活的“神经”。
人艺老前辈林连昆。
饰演过《天下第一楼》的堂头常贵,用现在的话说,那是一个忙碌又疲惫的打工人。
可林连昆出身富裕人家,从小没吃过苦,怎么演?
靠想象,最灵魂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服了。
他说着说着自己的台词,就找了个桌子角,靠了上去,疲惫感立马就被呈现出来。
跑堂嘛,跑了一天肯定腿酸啊!
观众是聪明的,也是感性天真的,遇到好的演员好的表演,无需多言就会给出最直接的赞美。
这些好演员,就成为立在他们心中鲜亮的感叹号:真像啊!真好啊!
但是在这之前。
好演员最应该被珍惜的是他们(以及观众)心中的问号:
为何这么演?这个小动作是什么意思?
《茶馆》中卖女求生那场戏。
刚看到这对可怜的母女时,秦二爷添加了一个原著中没有提及的小动作——把手伸进衣服中,再让王掌柜把这俩人轰出去。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的第一个念头,其实是想施舍的,但是他转念一想,又决定不可怜她们。
他觉得,小善之举,不切实际,他要干的,是实业救国的大事业。
一个小小的动作,证明他不是一个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资本家,心中始终有颗悲天悯人的心。
这也让他50年后那句“有钱就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的自白,变得更加令人心酸。
这样的细节设计,不仅仅是准确。
濮存昕在节目中认为这是演员与观众的默契。
如果观众带着思考,猜到了演员的用意,就会由衷地激发出一种惺惺相惜的快感。
我和这个演员想到一起了,甚至会觉得我跟老舍先生想到一起了。
如果没有思考,这种快感就会大打折扣。
好演员能够通过举重若轻、有意味的细节设计激发观众的思考力,就像在针尖上得道,一下子就戳破作者的意图,故事的隐藏线索。
而只有感叹号和问号叠加,才是见证生活、人性真相的真实感受。
是这样!为什么?
我们在人生中不就在这种复杂中横跳、试图找到平衡。
好演员复刻了这一幕。
03
思考的意义
回到Sir开始的问题,现在的影视作品还能带来思考吗?
这个问题,包含着两重意思。
一问,现在还有如《茶馆》那样,既有好剧本、又有好演员的好戏吗?
二问,我们看影视作品的意义是什么?
就像前面说的“嗑糖”。
每天累死累活的打工人回家看个影视剧,其实只是想图个乐,不想要“苦大仇深的思考”。
给人消遣和放松,难道不也是观看影视作品的意义吗?
在《圆桌派》谈到这个问题时,几位老戏骨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濮存昕说:“戏剧,当然有娱乐性。一定有闲情才会走进剧场。”
但哈哈一乐,终究只是短暂的麻醉。
暂时忘记问题,问题却依然存在。
李光复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你欠人家二百块钱
人家管你要
你正郁闷
我听相声去了
听完相声哈哈一乐
我给忘了
出了门又想起来了
其实在Sir看来,单纯图个暂时的乐呵无可厚非,思考和放松也并不冲突。
戏剧是形象的文学。
一切影视剧讲述的,都是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揭示生活和人存在的真相。
而演员,就像李光复说的,有一种使命,就是要提高观众的阅读水平。
当一场戏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观众自然就能随着演员和当下的演出氛围,进入到那个戏剧的世界中,收获和影视剧创作者同频共振的快感。
正如观看《茶馆》时,你或许会为悲剧的故事感到愤怒、悲哀,但同时,肯定也会为老舍先生精妙的故事编排和幽默的台词惊叹连连,为演员精湛的演技鼓掌叫好。
这不也是观看影视剧所带来的放松吗?
为什么说好戏让人思考。
思考的不是如何复制生活中浅显、易得的欲望,未得的野心,而应该是循序渐进地去接近道德、真理。
回到当下。
如果目力所及的爆款作品中没有一部能突破营销、流量的泡沫,抵达“茶馆”。
甚至,如果连这样的追求都没有呢?
最后。
Sir个人更喜欢一个不在场的演员给出的答案,在此分享给每一位仍对中国影视留有期待的毒饭。
资深女演员吕中曾经回答过学员的问题:
现代人上班都那么累了,干嘛还要我动脑筋思考?
她接下来这段话。
似乎与问题无关,似乎又是一种更长远的“答案”。
她说:
小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在大街上遇到残疾人,也会模仿他们的表情、动作……逗人发笑。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开始想了,这样好吗……
是对的吗……
那时你笑,是因为开心吗?
戏剧濮存昕老舍李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