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对外在的少女感趋之若鹜时,吴彦姝却靠脸上的皱纹开辟了事业第二春。
现代很多年轻人总是会容貌焦虑,但在她这里,从年轻到年老,她从未有过什么容貌焦虑,皱纹自然生长,她视之为岁月的赠礼。
而她身上一直存在的“少女感”,或许源于她内在的强大生命力。
平时不怎么爱营业的刘诗诗因为恭喜吴彦姝奶奶获奖上了热搜,忍不住点进去看了一眼。
84岁的吴彦姝奶奶站在颁奖台上,穿着一身黑色旗袍,梳起一头银发,一举一动中都透着优雅。
她第一次被大众熟知,是因为2016年薛晓璐执导《北京遇上西雅图不二情书》这部电影,她在片中饰演一名极具少女感的奶奶。
那年78岁的她一战成名,还提名了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80岁那年,有记者采访她时夸赞她“有少女感”,她不懂什么意思,以为这是对她演技的一种批评,还困惑地问身边的人:“怎么会有少女感呢,是不是我演得太矫揉造作了?”
当得知这是因为观众认可她、觉得她太可爱时,吴彦姝才放下心来,“我演了这么多片子,差不多每一个片子大家都要说有少女感,我也就习惯了。”
但她身上的少女感,或许不全然是因为她饰演的奶奶太可爱。
日常生活中的吴彦姝,兴趣爱好很多。不工作时,她喜欢在家插花、看电影或是打篮球,有篮球架的时候会像男孩子一样习惯性投篮,平时还会在家练习拍球、运球。
即便已经84岁,她仍会在片场做一字马、平板支撑、小燕飞,努力让自己的身体“不生锈”。
她说:“我没想过我是多大(年纪),我觉得我什么都能做,马上回去我就学开车,我想自己开车到处逛逛。”
这次她在《妈妈!》这部电影中饰演的妈妈虽然瘦小孱弱,却在65岁女儿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时坚强陪伴女儿抗击病魔,她评价这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表现。”
但实际上,84岁成为“最佳女主角”还被观众频夸极具“少女感”的吴彦姝,何尝不是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呢?
吴彦姝好奇心非常旺盛,而这或许源于她的家庭教育。
她出生于广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授,母亲也是高知分子。父亲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国际金融,回国后在中山大学教书,后来又被调到山西医学院工作。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吴彦姝便跟着一路搬迁,最后在山西安定下来。
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在那个时代颇为少见,思想开放的父亲只是跟妻子轻描淡写道:“用不着多生,女孩子就女孩子,儿多母苦。”
虽是女孩,父亲对她的教育却未有半分懈怠,平时经常带着她去看话剧,吴彦姝从未见过这样的舞台形式,渐渐开始对话剧心生好奇和向往。
后来看到山西话剧团招生时,她果断报了名。
母亲觉得演员不太入流,一开始有点反对,但吴父却没有阻拦,还帮忙劝说:“不要紧,行行出状元,你让她去,她喜欢做什么就让她做,她不喜欢的你逼着她去做,她也会做不好。”
成为话剧演员后,吴彦姝一干就是大半辈子,而这种好奇心,之后也成了她维持表演热情的主要推动力。
除了好奇,她对表演也始终心存敬畏。
刚进话剧团一年,吴彦姝就被要求演刘胡兰,刚开始她说话没技巧,声音也打不远,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开始全面练习,光排练就排了三年。
排练之前,她还专门去刘胡兰家乡体验生活半年,收起平时的高跟鞋裙子,跟当地人一起纺线织布,还要跟农民一起刨地割麦子,“脸上的皮肤像被油炸开,直起黑皮。”
回来之后,每次上台表演台下都是掌声一片,就连人艺老演员都直夸她和以前演的刘胡兰不同,活脱脱一个没有学生气的农村姑娘。
汇演完了之后,她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
面对环境和时间对皮肤的侵袭,她全然不顾,却演出了最真实的刘胡兰,“我没有顾忌,想做什么就去做,好奇玩什么就去玩。”
年龄增长虽然不可逆,但对她而言,这不是一件值得烦恼的事情,“皱纹有了就有吧,不用去回避。”
2003年,65岁的吴彦姝从话剧院退休之后,一直在家中照顾多病的丈夫,丈夫去世后她又继续照顾母亲。
直到2010年,疼爱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山西没有亲人了,不忍母亲一个人留在老家的女儿把她接到了北京。
虽然年纪大了,可热爱表演的吴彦姝并不想闲在家里,她开始出门拍电视剧。
张纪中版的《西游记》中,她是卯日星君的妈妈毗蓝婆菩萨。
沈岩的《手机》《人到中年》和《失恋三十三》中也能看到她的身影。
鲜少拍电影的她,后来因为脸上的皱纹被导演薛晓路看中,“一看到她,我就觉得奶奶是她,我就喜欢她的皱纹。”
虽然是因为脸上的皱纹才有机会接触大银幕,但吴彦姝却乐在其中,“演员是要有生活的,皱纹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脸上依然光滑,你就会觉得那些角色不可信。岁月组成了我人生的故事。”
拍《北京遇上西雅图不二情书》这部电影时,她曾在拉斯维加斯住了将近一个月,即便不会英语,玩心很大的她也靠着女儿给她下的词典自己到处闲逛。
张艾嘉也看中了她真实的皱纹,邀请她去演《相爱相亲》的姥姥,还评价她“精灵得不得了”。
而这种精灵气儿,源于吴彦姝对角色的细心揣摩。
除了自己的戏份,她还会研究其他角色的台词,如果提到她在戏中的形态或性格的描述,她会用心吃透每一个字,将其化为丰满自己角色的素材,“比如别人说姥姥身体可好了,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我就得想一下我该怎么走路。”
她也不把年龄当作自己倚老卖老的资本,在表演上她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新人。
拍《穿过寒冬拥抱你》这部电影时,她在里面是一名慈祥的医生奶奶,为了营造疫情空城的感觉,剧组零点拍摄时会把长江大桥的两头堵住,拍两条才放行一次。
她每次拍完一条就会认真听导演讲戏,然后跟着年轻演员等待拍下一条戏......
即便现在“出名”了,她在片场也始终以服从导演为天职,“导演觉得怎样是对的,那就应该是对的”,有时角色戏份不重或是同质化,她不会嫌弃任何一个找上门来的角色,只会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工作机会。
为了不给剧组添麻烦,每次进组前她都会去做一次体检,确保自己在剧组里是健康状态。
“我特别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所以我不管戏份多少,不管多大角色,只要(角色)有个性就会接,只要给我这个机会,我就有创作的热情,只要是演戏,我就特别热爱。”
《美好的日子杀青照》
有时脸上的皱纹带给吴彦姝的也不全然都是好处,她偶尔也会听到类似“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演戏,家里孩子是有多不孝”的质疑。
她懒得解释,“其实我心想,你到84岁就知道了,你要坐在家里,真的是很枯燥,很没有意思,你必须出来工作,哪怕去老年大学学画画,你也得有点儿干的事才行。”
吴彦姝把自己定义为“新老年”,坦然接受自己正在老去这件事,但不会拒绝了解学习新鲜事物。
年龄没有把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磨灭掉。
她喜欢跟年轻人呆在一起,跟他们学会了网购,还努力学习了一些现代工具,自己买机票,订酒店,即便是老年人,她也要追求自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自由。
女儿对她也并非是不孝,吴彦姝觉得老年人要学会独立,她会和女儿一起插花、喝咖啡、玩养蛙游戏。
女儿也很宠她,爱她但不会干预她的自由,就像小时候母亲支持她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样。
“我妈越老越好看,小时候不觉得,生活点点滴滴积累,量变引起质变......这条路会告诉你怎么变好,现在我妈所有地方都会让人觉得‘你怎么这么好’。”
女儿知道她喜欢一个人闲逛,每次她出门,儿子的APP上都会显示姥姥的行程。
“我们有亲情但互不干扰,我觉得只要有爱,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个人也能把日子过好。”
她童心未泯,戏外的她特别爱玩娃娃,还会给她们取名字,每次出去吃饭或出国,她都会带着一个名叫“小开心”的布偶娃娃。
到了六一儿童节,她还会专门在微博上发娃娃庆祝。
人们现在常常追求营销外在的少女感,但这种美能维持多久呢?我们不得而知,随着年岁的增长,皱纹迟早会找上门来。
但如今仍活跃在荧幕、时刻保持好奇的吴彦姝,她说年老之后要多打扮,不是过分追求皮囊的“少女感”,而是穿着得体有精气神,内心更要丰盈。
84岁的她不惧怕岁月的摧残,也不为生命正步入倒计时而担忧,比起生命的长度,她更追求有质量的生命。
她热爱表演,就下定决心要演到自己不能演为止;她对生活仍有好奇,便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她喜欢和年轻人相处,认同尊重年轻人的喜好,但很少向对方提要求给建议......
“既然我的激情和梦想还在,我想我的青春也仍然在。”
最佳女主角电影吴彦姝刘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