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怀旧,也喜欢听旧歌。
我发现我歌单里有些歌,单曲循环,但绝不会分享出去。原因就是,太羞耻了。
比如这首《坏女孩》,从名字到歌词,都让人有点不好意思。
但前奏一响,我还是能哼出来,词都接得特清楚。
我是 95 后,我们上网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徐良天天分手,汪苏泷天天恋爱,许嵩天天想女朋友”,我们则是天天抄歌词。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太敢承认自己喜欢过这首歌。一同撇清关系的,还有那个青春期,稍带点莽撞、傻气和非主流的自己。
现在反而有点怀念了。
就像网上一句调侃,“初听还是斜刘海,再听已是地中海。”
02套用一句流行语,过去的回忆突然开始攻击我。
那时候总是有很多的感情,很多的情绪要流露。也打心底里认为这些很重要。
QQ 空间算是最重要的地带。
最多的时候,能看到一天发表 30 条动态。恨不得把两年前的心情给你看,没有什么“仅三天可见”。
还要人均配一张“洗剪吹”发型的许嵩帅照背景图,用来彰显自己的忧郁气质。没人会觉得这土。
我记得那时候 QQ 有个挂听歌动态的功能,听《清明雨上》和《庐州月》算是感伤且有文化的。同学录“最喜欢的歌”一栏,也一定要填《断桥残雪》。
网名也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有关。
我还记得第一次上网注册 QQ 号,起稀奇古怪的网名,叫“最好滴满足”。
读者@阿尘 说自己那时候喜欢汪苏泷,第一个网名就是他的“埋葬冬天”,第二个是“专属味道”。
空间日志里流传着各种编造而来的伤感故事。
流传最广的那则,你说不定也听过。是说许嵩的网名 VAE,是为了纪念离去的女友,他的很多歌,也都是为了那个女生而写的。其实也是编造。
每个人都大张旗鼓地宣扬“爱”这件事,“余生”被轻而易举地提及。好好笑,也好羞耻。
有段时间听一个心理学播客,主播说年轻的爱最珍贵的地方在于没有祛魅,你对它还会有很多想象,也会带来更多的满足。
03现在看当时人和人的交往,也被蒙上了怀旧的滤镜。
读者@小酒说,自己高中喜欢一个男生。智能手机还不普及。放学后想跟他说话,在 QQ 上等。等得很着急。那时候 QQ 有个功能大概叫在线但隐身,只有跟你说话的时候他头像是跳的。
有个想起来至今都好笑的片段,「一边听着“灰色头像静静悄悄不会再跳动/我的绝望溢出胸口”,一边为我卑微的爱情流眼泪。」
但现在想想,最珍贵的,还是只属于那个年龄的个人表达。
虽然“蠢蠢的”,但直接。不像大张伟十几岁写的那首《静止》里唱的那样,“我怀疑人们的生活有所掩饰”。
那时我们的表达,从不掩饰。
我们常常发问,问很多为什么?许嵩在《对话老师》里唱,
“我不喜欢背书不代表糊涂/每个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我写检讨的文采不到写情书的一半/你做学问的本领有没五柳先生一半。”
徐良在《不良》里唱,
“这个世界规矩太多/我有点不爽
不想和别人一样/所以我逞强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却有妄想。”
那时尽管埋头于各式各样的“月考”、“期中考”,但离现实的粗砺很远,劲舞团里换换装扮,买买跑车,谈谈恋爱,生活就足够广阔了。
像活在某种真空状态里。
有很多的力气去爱、感伤、怀疑、反抗……好像生活在一种一切尽可改变的蓬勃情绪中。
就像徐良的歌里唱的:“我要回家/做我的梦想/就算风会很大/浪会很大/但我有力量。”
那个时候,我们真的相信自己有力量。
04写到这里,翻了翻日历,发现今天是大暑。但现在过夏天,感受很不一样。
至今,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记忆,都发生在夏天。毕业、和喜欢的人一起毕业旅行,和喜欢的人告别,都在夏天。
夏天曾经是热烈的,湿漉漉的,充满生机的。但我听朋友说,现在已经不喜欢夏天了,夏天是属于年轻人的季节。
我还想起一个细节,许嵩近期的一个出现,他分享的东西变得很实际,毕业的感受,怎么求职,简历要怎么做。
很早之前看过一部日剧叫《无法成为野兽》,里面有一个情节,是人们追逐听不到的钟声。
他们谈论,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在逐渐丧失各种能力:听觉、视觉、嗅觉,然后还有直觉。
脑部越发达,思考能力越强,直觉就变得不那么灵敏了,那算是进化吗?
从提升文化水平,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观点看,就是进化。”
但话音一转,又说:“从失去听见钟声的角度来说 ,就是退化。”
青春逐渐从生活里退场。我们那些敏锐的、直接的、生猛的,也似乎在逐渐退化。
2019年时,一个意外又不意外的消息,QQ 宣布开启注销功能。
我没有注销,并一直沿用我的网名,那个读起来都要捂着脸打滚觉得羞耻的网名。总觉得不换网名一切就不会改变。
撰稿:邹雨
责编:丁丁
许嵩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