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她念的是国际新闻编辑采访专业,一直梦想能当个杰出的记者,却因偶然在电影《小城故事》里演了一个角色,很快就以玉女之姿踏进电视圈,《天长地久》、《上错天堂投错胎》、《一剪梅》等脍炙人口的电视剧都有她的身影。
也许她太爱父亲了,23岁的李烈拍摄电影《海滩的一天》时,碰到了跟父亲很像的男人——毛学维,很快就坠入爱河。她不顾母亲的反对,舍下“玉女”头衔嫁了。当时毛学维刚从国外返台,没有稳定收入,李烈在台北市一个不算热闹的地段租了间房子,一点一滴耗用自己的积蓄。
这段婚姻只维持了2年,李烈复出拍戏后,鲜少再谈这段婚姻。拍戏、作广告赚了钱,大半给了母亲投资房地产,“31岁那年,我做了一个不智的决定,跟朋友投资1000多万元在大连开了家成衣工厂,还在北京、上海、南京、沈阳设店。”
有6年之久,她经常坐飞机到处跑,下榻不同城市的旅馆、饭店,虽然在大连租了间小房子,但还是过着“一口皮箱、一个家”的飘泊生活。“努力了好几年,生意还是垮了。回台湾那天,我两手空空、存款簿没有半毛钱,整个人精力都掏空了,沮丧到了极点。”
于是,她投奔了久违的恋人罗大佑,一个20多岁就认识,30岁在香港重逢、相恋的情人。搬进他的花园洋房后,李烈开始过着两个人的生活,随着罗大佑往来美国、香港,进录音室灌唱片、出辑。42岁那年,他俩十分低调地完成结婚手续,这段婚姻更短,只维持1年。
尽管离婚已3年,讲到罗大佑,李烈的泪水还是决堤。她请求记者不要追问为什么她非离开那个“家”不可,“我想,从情人、夫妻到发现他像我的孩子,就是这样,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几乎不再说话,我知道自己再也待不下去了。”
离开罗大佑时,李烈身边没有值钱的家当。据侧面了解,李烈和罗大佑相处的那些年,没跟他要过生活费。他三餐吃什么,她就吃什么,也没买过首饰、珠宝,所以当离婚后她试着为自己找个窝时,还是硬着头皮跟朋友借了些钱才租到房子。“30岁以前,我是个不用大脑的女人。42岁那年,我深深体会这一生不可能找到像父亲一样的男人。2次婚姻让我明白一件事,自己爱自己比任何人爱自己更重要。”李烈找到租屋的同时,也决心实践自己多年的梦想,和朋友开一家制作公司,取名“宽苹”,一切从“负债”重新起步!
从此她开始担任制作人。也许是因为累积了20多年风风雨雨的人生体验,她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剧《MR..COM之死》,一举入围9项金钟奖(台湾电视大奖)。2002年,她又制作了《摘星》、《花车假期之恋》、《台湾灵异事件》等多部电视剧。
对一个45岁、依旧在职场里挣扎的女人来说,白天忙着写剧本、晚上忙剪接。家,不但没有男主人的陪伴,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布置。不过,李烈很满足,虽然没有多余的钱财,但房里每一件东西都很可爱。她搜集蜡烛、经典电影VCD,房门上贴着外甥、外甥女的可爱相片。她没有裙子,几十条长裤就是她辛勤工作的写照。偶尔偷得半日闲,凭窗远眺美景,也算一种生活吧!
李烈凭《艋舺》获第四十七届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李烈上《康熙来了》,蔡康永在节目中直问李烈:“对前夫罗大佑生女有什么感觉?”李烈率性但语气略显激动说:“没有感觉,为什么要有感觉?我对小孩是没感觉的。”李烈甚至说:“满担心的,这么老了,还生得出来”等话语。使大家在融洽的交谈中带过次话题。